相关习题
 0  50456  50464  50470  50474  50480  50482  50486  50492  50494  50500  50506  50510  50512  50516  50522  50524  50530  50534  50536  50540  50542  50546  50548  50550  50551  50552  50554  50555  50556  50558  50560  50564  50566  50570  50572  50576  50582  50584  50590  50594  50596  50600  50606  50612  50614  50620  50624  50626  50632  50636  50642  50650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6分)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请用微粒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

2个碳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

⑵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_________。水是由         构成的。

⑶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同一横行)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不同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不同

B.同一周期(同一横行)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C.铝原子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带三个单位负电荷的铝离子

D.同一周期(同一横行)从左向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2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几种常见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⑴现有①液态氧②空气③铁④二氧化碳⑤氧化镁⑥碳酸氢铵(NH4HCO3)⑦高锰酸钾 ⑧水八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

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

⑵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小明利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与试管b所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通过该实验小明得出了许多结论,请你说出一条:                           

⑶如图是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请用序号回答:

 

 

该变化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 ;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____;产生的新微粒是_________。

A.H2O  B. H2   C. O2  D. H   E.  O   F.H+ 

⑷某实验小组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A. 水样呈黄色,有异味  B.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净化处理,请回答:

①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              (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

②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            

③含氮的物质进入水中会造成水中藻类大量繁殖,使水质恶化。这里的“氮”是指            

A元素    B原子  C离子    D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共8分)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小林同学将实验中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A、B装置。

 

 

(1)装置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反应(填“化合”或“分解”);小颖同学对小林同学的A装置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C),她取一张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片,将纸片的一半喷上水,喷水的那一半为________色;将这一纸片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到干燥的一边呈紫色,潮湿的一边呈红色,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她进行这样的实验改进的目的是_______。

(2)B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蜡烛燃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共10分)

(1)用下列序号填空:  

 ①烧杯  ②试管  ③胶头滴管  ④燃烧匙 

能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            ;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             

(2)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依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           ;

②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收集装置可选用          (填标号);选择装置A以合适的药品为原料制取氧气时,甲同学还在该装置试管内的导管口处添加了一团棉花,其目的是:               

               ;甲同学做完实验后,发现试管炸裂了,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请讲出其中的一条)

③实验室制取氧气还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该方法制氧气有许多优点,如:

         (填序号)。   

A.产物无污染   B.不需加热   C.需加热   D.生成物只有氧气

④乙同学选用装置C和D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如何检验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是否已经收集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查C装置气密性时,用止水夹夹紧右边的导气管,向分液漏斗内倒入水,打开活塞,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气密性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共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臭氧可用于游泳池的杀菌和消毒。磷在臭氧中燃烧比在氧气中燃烧更旺,生成物与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相同。

(1)臭氧的物理性质:                      (写一条);

(2)请从分子构成的角度看,氧气和臭氧化学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3)磷在臭氧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4) 从上述材料中可见臭氧对人类有利有弊。请再举出一种物质,并说出其利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其中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光合作用         B.钢铁生锈       C.食物腐败     D.气球充气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急救病人     B.干冰人工降雨   C.生铁铸造铁锅 D.铜丝制造导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一个二氧化硫分子和一个二氧化氮分子中,都有 

A.一个氧分子       B.氧元素        C.两个氧元素    D.两个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学生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底处相平,读数为3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A.大于10mL       B.小于10ml       C.等于10mL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