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局部示意图,其中水电解系统及燃料电池系统中的溶液均采用K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能量转化系统中的水可以循环使用
B.水电解系统实现由电能到化学能的转化,燃料电池系统实现由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
C.水电解系统中的溶液采用KOH溶液,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D.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能量实际上来自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①氮气 ②生石灰 ③碳酸氢钠 ④熟石灰 ⑤肥皂水 ⑥酒精(均填序号)。
(1) 可作燃料的是 ▲ ; (2)可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 ;
(3)常用于区分硬水与软水的是 ▲ ; (4)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
(5)可作食品发酵粉的是 ▲ ; (6)常用作粮食瓜果保护气的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
I.某学校研究小组对废干电池筒内的黑色物质(可能含有C、MnO2、ZnCl2、NH4C1等)进行研究,实验过程如下:
(1)操作②的名称是 ▲ 。
(2)操作①②③中都使用的玻璃仪器是 ▲ 。
(3)ZnCl2和NH4Cl混合溶液中含有的杂质CuCl2,会加速对电池的腐蚀,欲除去CuCl2,而不引入其他杂质,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 (填序号字母)。
A.NaOH B.Zn C.Fe D.Na2CO3
Ⅱ.氢氧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电池。
上图是氢氧燃料电池的示意图,电池工作时,H2和O2反应生成水,
同时提供电能,溶液的pH ▲ (填“变大”“变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图中a、b仪器的名称:a ▲ ,b ▲ 。
(2)用装置A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装入药品前应先 ▲ 。
(3)用装置B制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收集CO2应选用装置 ▲ (填序号)。
(4)小明同学用装置C制取CO2,该装置的优点是 ▲ ;若将F中的铜网改为铁丝网,则产生的后果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0年4月28日某媒体题为“排污工程施工,毒气放倒三人”的报道,引起
某兴趣小组同学的思考。
【提出问题】排污管道中的毒气有什么成分?
【查阅资料】
I.排污管道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发酵会产生CO、CO2、H2S, CH4等。
Ⅱ.H2S气体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且能与碱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提出猜想】小组同学对排污管道气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3种成分的猜想如下:
猜想1:有CO、CO2、 H2S; 猜想2:有CO、CO2、CH4;
猜想3:有CO、H2S、CH4; 猜想4:有CO2、H2S、 ▲ ;
猜想5:有CO、CO2、 H2S、CH4。
【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探究(夹持仪器已省略)。
【问题讨论】
(1)如果A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 ▲ 成立;
(2)在验证猜想1的实验中,装置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 ;若要进一步验证气体燃烧后的产物,操作是: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 ,振荡。
(3)要确证猜想5中是否有CH4,某同学认为图示装置有不足之处,需要在装置C与D之间加一个 ▲ 装置。改进后,若气体燃烧,且D装置内壁出现 ▲ ,证
明气体中一定含有C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两种溶液混合,生成了一种沉淀。用酸碱盐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若一种溶液是蓝色,另一种无色,生成的蓝色沉淀溶于稀硝酸且无气体产生,则两种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 和 ▲ ;
(2) 若两种溶液均为无色,混合加热后产生一种无色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两种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 和 ▲ ;
(3)若两种溶液均为无色,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沉淀可能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右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其中A、E、G为固体,且A、G均为
单质,E为红棕色固体,G为常见金属; C、F、D、H为无色气体,其中C、F是
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气体,且C有毒; B为常见的无色液体,I为有机物。请回
答下列问题:
(1)E的化学式是 ▲ ;
(2)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反应⑤,其名称为 ▲ ;
(3)反应②在工业上常被称为 ▲ 反应原理;
(4)在工业生产中为防止反应④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 (写一点即可);
(5)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若将C、D两气体按1:1的分子数之比进行化合(原子利用率为100%),可合成多种有机化工产品,写出其中一种可能产品的化学式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