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51407  51415  51421  51425  51431  51433  51437  51443  51445  51451  51457  51461  51463  51467  51473  51475  51481  51485  51487  51491  51493  51497  51499  51501  51502  51503  51505  51506  51507  51509  51511  51515  51517  51521  51523  51527  51533  51535  51541  51545  51547  51551  51557  51563  51565  51571  51575  51577  51583  51587  51593  51601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甲醇(CH3OH)是一种无色透明有挥发性的的液体,有毒性,能损坏神经。以前是用木材干馏制取,所以称为木醇或木精。现在是用CO与H2在一定条件下大规模生产的。依据上述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木材干馏制木精属于                变化;

(2) 写出甲醇的一条物理性质                         

(3) 写出生产甲醇的化学方程式               

(4) 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能否用工业酒精兑酒出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其中X、Y为两种气态单质,Z为固态单质;A为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B、C、D为三种状态各不相同的氧化物(个别反应的条件未注明)。回答下列问题(已知高温下CO和金属氧化物反应与CO和Fe2O3的反应相类似):

(1) 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 _________ 、Y ________;

(2) 反应①、② 、③、④中属于置换反应的为_____________(填序号)。

(3) 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若向图中的浅绿色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能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E物质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现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检验B装置气密性方法是    ▲          

(2)实验室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物共热制取氨气,所得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水溶液呈碱性,相同状况下,此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欲制备并收集氨气所选用的装置依次是  。亮亮同学认为此种方法收集氨气不妥,你认为他的理由可能是      。  

(3)质量分数为3%的医用双氧水在常温下难分解;但在双氧水溶液中加入铁锈,就会迅速分解,且反应结束后过滤出的铁锈可重复使用。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发生装置可选用        ▲     (填写序号);用该发生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_    ▲      。(从学过的气体中选择)

(4)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使该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元素含量。

①仪器乙的作用是          ▲                  

②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乙,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    ▲      (填“偏小”、“偏大”、“无影响”)。

③如果将丁和戊两装置位置调换,你认为     ▲     (填“可以”或“不可以”)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常伴随有明显的现象,但有些化学反应却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方案一: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             ▲                 

(2)简述强调“测得的pH小于7”的理由:        ▲              

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盐酸,可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②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

(1)为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目的是                    ,“滴入植物油”目的是                           。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

(2)为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由此可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结论1:说明Na2CO3溶液呈           性;

结论2: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

(3)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很大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

①实验方法:做对比实验,取上述NaOH溶液加水稀释,加入酚酞溶液,观察到           ,说明是由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大而出现的上述现象。

方案三: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该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 mL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

 (1)表中x =      ▲       

(2)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右图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    ▲      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一烧杯中盛有20.4g Na2CO3和NaCl 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 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的pH    ▲    7(填>、=、<)。

(2) 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3) 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常温),通过计算求出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做“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并收集纯净的气体”的实验。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A          B       C      D       E

(1)写出所标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描述A中发生的现象:                      。

(3)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你认为A装置和     装置相连并产生什么现象时就足以说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   ;写出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该同学想要收集一瓶纯净的该气体,进一步验证它的性质。连接上述装置的顺序是:(填写各接口字母)    。其中,C装置的作用是: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写出用A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并说出它的一个重要用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CaO)干燥剂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干燥剂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这包干燥剂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全部是CaO;      猜想二:是CaO和Ca(OH)2的混合物;

            猜想三:全部是Ca(OH)2;   猜想四: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1)取部分该干燥剂于试管中,加水后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干燥剂中不含                 。

(2)继续向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出现,说明这包干燥剂中含有            。

(3)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包干燥剂中有无其他成分,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

另取部分干燥剂于烧杯中,加水并搅拌,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3支试管中。请你参与实验,并填写表中的空白:

    写出方案二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猜想            成立。

    【拓展迁移】小组同学反思了生石灰干燥剂变质的原因,认识到实验室保存氧化钙应注

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为探究铁锈蚀的影响因素,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方案]  将3枚洁净的铁钉同时置于如图所示环境下的试管中,观察铁钉锈蚀情况。

[实验现象]3天后,I、Ⅲ中铁钉不生锈,Ⅱ中铁钉明显生锈。

[获得结论]

(1)对照实验l、Ⅱ,可知铁锈蚀的条件之一为                 ;

(2)防止铁锈蚀的一种方法是                             。

[拓展探究]

(3)小明发现海边的铁器很容易生锈,从而猜测氯化钠能加快铁的锈蚀。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小明的猜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呢?甲、乙、丙三位同学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2)设计并进行实验,甲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A所示,乙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写出A、B两个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丙进行了图C所示的实验,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粗铜丝,并使玻璃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a端铜丝加热数分钟。停止加热后冷却,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③  ,     ④   。

(3)实验结论:

甲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乙、丙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

(4)你认为  ⑤  的结论正确,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结论正确的理由是:  ⑥ 。

(5)导致其他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⑦     ,     ⑧   。因此,如果      ⑨       的反应,则一定要设计反应在密闭装置中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酒糟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

(I)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l~2 s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

 (1)写出碳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火焰层

平均温度/℃

焰心

432

598

内焰

666

783

外焰

520

667

 (2)由上述现象得出绩论:外焰温度最高,你认为原因是                       。

 (Ⅱ)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右表。

  (3)由右表得出结论:          (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 。

(4)结合定量研究结论,下列图示中加热方法(试管夹未画出)最合理的是       (填字母序号)。

(Ⅲ)交流反思:不仅酒精灯的各层火焰温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层温度也有差异。

 (5)造成乙、丙两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两点即可)

①                                 ,   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