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51707  51715  51721  51725  51731  51733  51737  51743  51745  51751  51757  51761  51763  51767  51773  51775  51781  51785  51787  51791  51793  51797  51799  51801  51802  51803  51805  51806  51807  51809  51811  51815  51817  51821  51823  51827  51833  51835  51841  51845  51847  51851  51857  51863  51865  51871  51875  51877  51883  51887  51893  51901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常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方法的优点是没有能耗

B.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

C.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D.“反应、分离”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汽车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O2反应生成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该反应可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B.反应后碳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C.该反应中Co3O4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D. 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鉴别O2、CO、CO2三种气体,可行简便的方法是 (      )

    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B.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

C.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性         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

A.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1年10月,“碳捕集与封存国际论坛”在重庆召开,重庆合川介绍了把CO2压缩、液化后封存在泥岩中的办法。关于封存CO2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CO2 分子间有间隔                B. CO2 气体较易液化

C. CO2 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D. 大气中CO2 增加会造成温室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2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提倡使用塑料袋                B.使用节能灯泡,人走灯灭

  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  D.纸张双面打印,寄电子贺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竹炭制品深受消费者欢迎,竹炭是竹子经过炭化处理后形成的多孔性材料,竹炭不具有的性质是  (        )

A. 黑色固体    B. 易溶于水    C. 有吸附性   D. 能够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甲烷

氧气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3.2

11.2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7.2

4.4

a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表中a的值为2.6                  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可能含有氢元素                  D.X一定含有氧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20

m

8

6

反应后质量/g

4

待测

28

2

对该反应,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 “待测”数值一定为2 g                 B.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7             D. 该反应可能是铜与氧气的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同学从定量角度研究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过程,对原实验进行部分改进,增加了称量操作.具体做法是:取10%的双氧水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放入气体发生装置,并对反应前后混合物的质量进行称量,记录如下:

反应过程

反应前

反应后

质量变化(不含容器质量)

34.3g

32.7g

若反应后,双氧水分解完全且氧气全部逸出,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中,不合理的是(  )

  A.反应速率逐渐加快             B.最多得到氧气的质量为1.6g 

 C.催化剂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3g   D.反应得到水和氧气的质量比为9:8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