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52247  52255  52261  52265  52271  52273  52277  52283  52285  52291  52297  52301  52303  52307  52313  52315  52321  52325  52327  52331  52333  52337  52339  52341  52342  52343  52345  52346  52347  52349  52351  52355  52357  52361  52363  52367  52373  52375  52381  52385  52387  52391  52397  52403  52405  52411  52415  52417  52423  52427  52433  52441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6分)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假定只含氯化钠杂质)。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做了如下实验:称量某纯碱样品12g,加入到足量的氯化钡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干燥后,称得沉淀质量为19.7g。请你帮助计算: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从化学的视角来看,下列名句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曾青(指CuSO4溶液)得铁则化为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1年“5.20”中国学生营养日的主题是:“全面、均衡、适量——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 下列各组食物中所含主营养素的类别判断错误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在烧杯甲中装入蒸馏水,滴入2滴酚酞试剂,得到无色溶液。在烧杯乙中装入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甲、乙罩在一起。几分钟后,发现甲中的溶液变成红色。对上述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1)甲内滴入的酚酞要过一会儿才能变色,与乙无关;
(2)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与甲中    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
(3)乙中的浓氨水中有肉眼见不到的微粒逸出,有些微粒进入了甲中的溶液,使溶液成分改变,并使溶液变红。
(4)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A.(1)(4)B.(2)(3)
C.(1)(2)D.(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错误的是
A.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1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废旧电池中汞的回收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B.化工厂加高烟囱排放废气,防止酸雨
C.使用车用乙醇汽油,防止温室效应
D.用土填埋废弃塑料,防止白色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0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发现石墨烯的开创性研究者。以石墨为原料,先制备氧化石墨,再经过热还原制备石墨烯。石墨烯硬度大,导电性能好,有韧性,可弯曲。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四种单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将石墨变成石墨烯发生了化学变化
B.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对下列事实或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或现象
解释
A
八月桂花,十里飘香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B
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C
25m3石油气可加压装入0.024m3的钢瓶中
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D
浓氨水和浓盐酸接近时“空中生烟”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
A.若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B.若不慎将烧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C.若不慎将腐蚀性药液溅入眼睛,要先用手揉眼睛,再立即用水冲洗
D.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