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2013年1月9日至12日,中国中东部大多数地区经历了严重的空气污染。《人民日报》以社论方式呼吁:美丽中国从健康呼吸开始。下列不能减轻或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是( )
A 关闭炭炉烧烤小吃 B 大力发展轻轨等公共交通
C 建筑工地及路面及时洒水除尘 D 垃圾焚烧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用铱做的钢笔笔尖经久耐用,物美价廉。铱在元素周期表中有关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铱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铱化学性质很稳定
C 铱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7 D 铱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3年4月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了抗流感新药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现有临床试验数据证明其对新发的H7N9人禽流感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下列有关帕拉米韦(C15H28N4O4)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无机化合物 B 一个分子中含2个氧分子
C C、H 、N、O元素质量比为15:28:4:4 D 组成元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发生7.0级地震。震后,政府迅速组织救援,群众也积极自救,下列各种灾后救援及生活行为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
A 搭建帐篷 B 生火做饭 C 铲除滚石 D 应急供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校学生在配制氢氧化钠溶液后忘记塞瓶塞。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他们提出了如下假设:
假设一:该溶液没有变质
假设二:该溶液部分变质
假设三:该溶液全部变质
他们提出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定性研究
为了验证以上假设,甲组同学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方案:(提示:氯化钡溶液显中性)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
方案1 |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放入试管中,滴入2滴无色酚酞试液 |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 假设一成立 |
方案2 |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放入试管中,滴入过理BaCl2溶液,再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 有白色沉淀产生,酚酞变红 | 假设_____成立 |
有白色沉淀产生,酚酞不变红 | 假设_____成立 |
【交流讨论】
乙组同学认为他们的实验方案不严密,方案一不能证实溶液没有变质。后经研究,方案一改进如下: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_,若无气泡产生,则假设一成立。
最后经过同学们共同努力,得出结论:假设二成立。于是他们继续研究下去。
Ⅱ.定量探究
【提出问题】该瓶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呢?
【设计实验】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只要收集上述实验中的相关数据,通过计算就可以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你认为该相关数据是_____________。
(1)测定二氧化碳的体积,甲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铁架台等固定装置已略去),取待测样品,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①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称一定量的样品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混合,完全溶解后全部倒入右图的烧瓶中,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待用;
③将量气管液面调节到“0”刻度,并使量气管内液面与油层相平,打开止水夹和分液漏斗活塞;
④反应结束后,再次调节量气管内液面与油层液面相平,读出气体体积;
⑤查得CO2的密度,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问题讨论】
图中油层的作用为 ,油层上方留有空气,会使测量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中和反应明显放出热量,滴加稀盐酸后,发生装置里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这个反应的发生可能使测定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2)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乙组同学提出了可以用如下装置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铁架台、铁夹等固定用装置已略去,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
取10.0g待测样品,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a.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b.打开弹簧夹,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c.称量装置D的质量为83.4g;
d.关闭弹簧夹,慢慢滴加Y溶液,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e.打开弹簧夹,再次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f.再次称量装置D的质量为84.5g。
【交流讨论】
①试剂X、Y、Z依次最适宜选用___________(选填字母)
A.氢氧化钠溶液 浓盐酸 浓硫酸 B.澄清石灰水 稀盐酸 稀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稀硫酸 浓硫酸 D.浓硫酸 稀硫酸 氢氧化钠溶液
②步骤e中通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没有装置C,则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若没有装置E,则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_。
【交流讨论】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计算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3)丙组同学提出还可以用如下方案测定碳酸钠的质量
①该实验要求加入的A溶液必须过量,检查A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操作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校在进行“消防演练”时,让学生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训练.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灭火剂碳酸氢钠(NaHCO3)的灭火原理进行实验探究,请你参与。
【探究活动一】试验碳酸氢钠受热是否生成二氧化碳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到实验室取适量碳酸氢钠进行如右图所示实验。观察到试管壁上有水珠生成,烧杯中低处燃着的蜡烛先熄灭;
充分加热后试管中仍有白色固体残留。
老师提示:碳酸氢钠受热后产生三种新物质,同学们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及碳酸氢钠的组成元素,认为:碳酸氢钠受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物质,水和_________气体,该气体能灭火是因为它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探究活动二】探究残留白色固体的成分
(1)甲同学猜想白色固体是碳酸钠,乙同学猜想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钠,他们的猜想主要是根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下验证猜想的实验方案:
方案1:取样配成溶液,往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方案2:取样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同学们经过交流讨论后,一致认为方案1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根据方案2 进行如下实验:
由此,同学们认为残留的白色固体是_________,上述实验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认为还可以用其它方法验证残留白色固体的成分,所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J均为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已知A、B的组成元素相同,B是最常用的溶剂;常温下C、E均为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C为单质;A、B、D、E、J均为氧化物,J是常用的干燥剂;F、G是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它们的阳离子是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金属离子;H、I均为白色难溶于水的盐,其中H能溶于酸,而I却不溶于酸.A~J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代表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I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H→G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__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开展“废物利用、减少污染”的活动中,取某工厂合金废料(含铝、铁、铜)进行如下实验:
(1)操作II的名称是 。
(2)固体A的成分是 ;氢氧化铝沉淀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固体C与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