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甘肃兰州卷)化学(带解析) 题型:计算题
将含有可溶性杂质的某氯化钠样品3 g溶于足量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再向所得溶液中小心滴入200g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AgNO3溶液(杂质不与AgNO3溶液反应)。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AgN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右下图所示。试计算:(提示:NaCl + AgNO3 =" AgCl↓+" NaNO3)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质量为 g;
(2)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01g)
(3)硝酸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福州卷)化学(带解析) 题型:计算题
用石灰石泥浆吸收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可以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若用12.5t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配成泥浆,理论上碳酸钙能完全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为多少?(精确到0.1t)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O2+2SO2高温2CaSO4+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安徽卷)化学(带解析) 题型:计算题
某石灰厂需要测定产品生石灰中杂质(杂质只含CaCO3)的质量分数。小刚进行了如图实验。请计算:
(1)生成CO2气体的质量;
(2)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第一次预测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计算题
某兴趣小组对生锈废铁锅中铁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生锈的铁锅中除Fe、Fe2O3外,还含有碳、硅、锰等元素(除Fe、Fe2O3以外的物质都不与稀硫酸反应)。兴趣小组的同学称取33 g废铁锅片放入特制容器中,缓慢加入39.2%的稀硫酸,直到反应完全(假设硫酸先与表面的铁锈发生反应),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1)从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角度考虑,我们应该选用
(选填“铁锅”或“铝锅”),因为 。
(2)废铁锅片中铁单质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
(3)所得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 ,计算溶液中硫酸铁的质量。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广西贵港市覃塘区初中毕业班第四次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计算题
在通入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铜与稀硫酸反应转化为硫酸铜。
(1)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u+2H2SO4+O22CuSO4+
(2)利用此反应,将含铜80%的废料与10%的稀硫酸反应转化为10%的硫酸铜溶液,计算要得到1600g10%的硫酸铜溶液,需要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和水的质量(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江苏省徐州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B卷)(带解析) 题型:计算题
徐州某钢铁厂用赤铁矿炼铁。现欲生产含杂质4%的生铁583t,至少要采购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多少吨?(计算过程中结果均保留整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福建省福州延安中学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计算题
从海水中可以提取镁,其中的一个步骤是将卤水(含MgCl2、NaCl、KCl的混合液)中氯化镁先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从而过滤出来,然后用盐酸与氢氧化镁反应转化为氯化镁,再结晶析出。
计算理论上溶解5.8g氢氧化镁需要7.3%HCl溶液多少克?(相关反应化学方程式:Mg(OH)2 + 2HCl = MgCl2 + 2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四川省盐边县红格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摸底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计算题
高速电气化铁路的建设需要大量的铁矿石。某化学兴趣小组取得铁路建设所用的赤铁矿石样品(含Fe2O3和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参加化学反应)20g,将其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84g稀盐酸,反应原理为:Fe2O3+6HCl=2FeCl3+3H2O,二者恰好反应,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4g。
求:(1)赤铁矿石中Fe2O3的质量分数;
(2)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福建省福州延安中学九年级中考模拟(二)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计算题
铝箔容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某兴趣小组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已在空气中久置的铝箔,再滴加稀硫酸,放出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氢气 g,
(2)计算所滴加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Al+3H2SO4 ="=" Al2(SO4)3+3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计算题
某温度下,某实验小组在用粗锌(杂质难溶于水且与稀硫酸不反应)与200 g稀硫酸反应时,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 序号 | 粗锌的质量/g | 稀硫酸的质量/g | 生成气体的质量/g | 反应后溶液过滤,所得 固体烘干后的质量/g |
实验1 | 15 | 200 | 0.4 | 2 |
实验2 | 30 | 200 | 0.8 | 4 |
实验3 | 45 | 200 | 1.0 | 17.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