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60794  60802  60808  60812  60818  60820  60824  60830  60832  60838  60844  60848  60850  60854  60860  60862  60868  60872  60874  60878  60880  60884  60886  60888  60889  60890  60892  60893  60894  60896  60898  60902  60904  60908  60910  60914  60920  60922  60928  60932  60934  60938  60944  60950  60952  60958  60962  60964  60970  60974  60980  60988  211419 

科目: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一) 题型:探究题

(12分)现有下列仪器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浓硫酸

 
(1)仪器①的名称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装置    (填字母),收集O2应采取                 法。

(2)草酸(H2C2O4) 固体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反应: H2C2O4======CO2↑+CO↑+H2O,若用该反应来制取CO,制气装置应选     (填字母);除去其中的CO2可选仪器AC,C中装入的试剂最好是   (填小写字母): a. 烧碱溶液    b. 浓硫酸   c. 澄清石灰水。
(3)点然CO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若用CO还原氧化铜粉末,应选装置    (填字母),其反应方程式为                              
(4)右图为某种“微型”实验装置。如果G处装稀盐酸,H处放少量铁屑,则加热处的现象为                          ;“微型塑料滴管”相当于上图实验装置中的     (填字母);用微型仪器进行实验,除试剂用量极少以外,还可能具有的优点是             (写1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一) 题型:探究题

(8分)小青看见爸爸种花时把草木灰洒在花盆中作肥料,她查阅资料得知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钾的化合物。于是她取一些草木灰做了以下实验,请你帮助她将下列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实验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1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实验2
探究碳酸钾的性质
向碳酸钾溶液中滴入澄清石灰水
有白色沉淀生成
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3
探究实验2反应后上层清液中溶质的成份
               
                  
上层清液中有两种溶质        
 
[反思]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必须处理后再排放。请你对实验2反应后产生的废液处理提出可行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一) 题型:探究题

(6分)超市中的许多食物用保鲜膜包装后出售。保鲜膜为什么可以“保鲜”呢?

[设计实验]在A、B、C三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注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并在各玻璃杯外壁标明刻度,如图所示放置一周。
[实验现象]一周后发现:A杯中的水量几乎不变;而C杯中的水量减少较多;
B杯中的现象是                                      
[解释]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C杯中水量减少的原因:                                        
                                                         
[结论]保鲜膜除了可以阻止食物中水分流失,还能隔绝                      ,防止食物腐败。
[提出新问题]制作保鲜膜的材料是热固性塑料还是热塑性塑料呢?
[实验]在一只试管中放入少量保鲜膜碎片,用酒精灯缓缓加热,观察到碎片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加热又可以熔化。由此得出:制作保鲜膜的材料是                   (填“热塑性”或“热固性”)塑料。
[反思] (1)保鲜膜虽然能延长食品的保鲜期,但大量使用后丢弃会造成                ,所以要控制使用。
(2) 化学物质可以造福人类,但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请你再举一例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四) 题型:探究题

(10大连56).某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甲、乙两种废水。甲废水中主要含有硫酸和硫酸镁;乙废水中主要含有氢氧化钠(其他成分含量很少,可忽略)。为了研究废水处理方案,某活动小组取来一定量该工厂的甲、乙两种废水,在实验室里进行模拟实验。要求不外加其他试剂,使处理后的废水呈中性并回收得到硫酸镁固体。写出实验步骤。
提示:2NaOH+MgSO4=Na2SO4+Mg(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四) 题型:探究题

(10大连55).现有粗铜粉末,其中含有少量的铁、锌和金。某活动小组想要测定其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以下实验方案:
步骤Ⅰ:称取一定质量的粗铜样品,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
步骤Ⅱ:去“步骤Ⅰ”中所得滤渣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冷却到室温后称量;
步骤Ⅲ:根据测得数据推算出粗铜中铜的质量分数。
⑴步骤Ⅰ:验证稀盐酸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如果不对滤渣进行洗涤而直接干燥,称量结果将会(填“偏高”或“偏低”)。
⑵“步骤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⑶某同学认为,按以上方案完成“步骤Ⅰ”,在进行“步骤Ⅱ”时,将所得滤渣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再补充适当操作,也可以推算出粗铜中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补充的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四) 题型:探究题

(10哈尔滨 36).(5分)甲、乙同学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结束,甲、乙同学依次将废液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然后进行了讨论。
【观察与讨论1】甲同学在做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对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能发生反应表示怀疑。但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时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应先滴几滴酚酞试液,再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1)         时。就可以说明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观察与讨论2】当乙同学沿废液缸内壁缓慢倾倒液体时,观察到废液缸中先有气泡产生,然后又出现了白色沉淀。经过讨论确定,甲、乙同学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分别是(2) 
          (3)           (均写化学式),才会出现上述现象。
为了科学处理试验后产生的废液,甲、乙同学决定对废液缸中最终废液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废液中含有NaCl、CaCl2两种物质
乙同学猜想:废液中含有NaCl、Na2CO3两种物质
【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分别同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
得出结论:甲猜想不成立,则 乙猜想成立。
乙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得出结论:乙猜想成立,则甲猜想不成立。
【反思与评价】请对甲同学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给予评价(4)                    
【表达与交流】甲、乙同学确认了最终废液中溶质的成分。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方法是
(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四) 题型:探究题

(10株洲30).(7分)化学老师谢××交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一个任务:测定实验室里一瓶久置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该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 猜想I:没变质,全部是NaOH;猜想II:部分变质,既含有NaOH{又
含有Na2CO3:猜想Ⅲ:完全变质,全部是Na2CO3
【查阅资料】①已知反应:BaCl2+Na2CO3=2NaCl+BaCO3
②部分盐溶液在常温下的pH如下:

 盐溶液
NaCI
Na2CO3
 BaCl2
pH
等于7 
 大于7
等于7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共同完成,并回答所给问题。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称取上述氢氧化钠固体样品8.0g溶于50ml,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至过量,充分反应后,静置。
产生白色沉淀
说明久置固体中,一定含有
(1 )    (填化学式)。
②用玻璃棒蘸取少量①中充分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滴在一小块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测出pH
pH=11
说明久置固体中,还一定含有   (2)     (填化学式)。
 
上述步骤①中,所用称量仪器的名称是 (3)  ,滴加过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 (4)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说明上述猜想中 (5) 是正确的。
【拓展】该小组同学为测定出该NaOH固体的变质程度,继续将上述白色沉淀过滤、洗净、
干燥,称得其质量为2.0g,则原试剂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    (6)  (假定试剂中无其它杂质)。
【反思】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        (7)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四) 题型:探究题

(10泰安28).(5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不仅碱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Na2CO3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碱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碱在水中解离出了OH,那么Na2CO3溶液中究竟是那种粒子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呢?他们设计了如图三个实验,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并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Ⅰ是为了                           
(2)实验Ⅱ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                    ,小组内有同学认为实验Ⅱ没有必要做,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                                        
(3)实验Ⅲ滴入K2CO3溶液,振荡,酚酞试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再逐滴滴入过量的CuCl2溶液,红色逐渐消失,同时还观察到生成               。由实验Ⅰ、Ⅱ、Ⅲ得出结论:CO32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
(4)小组同学在与老师交流上述结论时,老师说“其实Na2CO3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也是由于溶液中存在OH”。你认为Na2CO3溶液中存在OH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四) 题型:探究题

【10新疆19】.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分成甲、乙两组对溶液的鉴别进行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实验目的】Na2CO3溶液、NaOH溶液、Ca(OH)2溶液、稀盐酸四种溶液的鉴别。
【实验药品】未贴标签的四瓶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Ca(OH)2溶液、稀盐酸]和紫色石蕊试剂。
【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等。
【设计并实验】甲组同学利用紫色石蕊试剂鉴别四种溶液:

实验操作和步骤
实验现象与结论
(1)用4支试管,各取少量四种溶液,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剂;
一支试管中溶液由无色变红色,则原溶液是                溶液。
(2)另用3支试管,各取少量未确定的三种溶液,分别滴加步骤(1)检验出的溶液。
一支试管中溶液有气泡放出,则原溶液是             溶液
(3)另用2支试管,               
                    
一支试管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则原溶液是         溶液,另一支试管溶液中无现象,则原溶液是      溶液。
 
乙组同学经讨论认为,不用紫色石蕊试剂也能鉴别出四种溶液。种自分别做了如下实验:
同学
实验操作
实现现象
结 论
小红
用3支试管,各取少量三种溶液,分别滴加另一种溶液。
一支试管溶液中有气泡放出,其余两支试管溶液中无现象。
所滴加的溶液是稀盐酸。
小勇
一支试管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其余两支试管溶液中无现象。
所滴加的溶液是Na2CO3溶液。
小新
三支试管溶液中都无现象。
所滴加的溶液是NaOH溶液
 
乙组三位同学经过交流后发现本组         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所滴加的溶液应是            溶液,由此鉴别出了四种溶液。
【反应与体会】①物质的鉴别有多种方法;②鉴别物质的关键是利用物质的特征性质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四) 题型:探究题

【10乌鲁木齐市17】.(9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呢?甲、乙、丙三位同学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2)设计并进行实验,甲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A所示,乙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写出A、B两个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丙进行了图C所示的实验,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粗铜丝,并使玻璃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a端铜丝加热数分钟。停止加热后冷却,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③                        ④          
(3)实验结论:
甲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乙、丙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
(4)你认为 ⑤ 的结论正确,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结论正确的理由是: ⑥
(5)导致其他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⑦             ⑧      。因此,如果     ⑨        的反应,则一定要设计反应在密闭装置中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