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2届重庆市万州二中九年级二诊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探究题
(7分)碳酸氢钠是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在生活中用途广泛。小红同学设计实验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她的探究活动。
【探究实验1】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方案】取少量该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
现象:溶液变成浅红色。 结论: ① 。
【探究实验2】能与酸反应。
【实验方案】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现象: 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 。
【探究实验3】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装置如右图,并进行实验。
现象: 试管口有水珠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充分加热后,试管中留下白色固体。
结论:碳酸氢钠受热有二氧化碳、水和白色固体生成。
请你帮小红设计实验,证明试管中留下的白色固体是Na2CO3,而不是NaOH。
(所选试剂不能用酸)
步骤: ④ ;现象: ⑤ 。
试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⑥ 。
【拓展应用】请说出碳酸氢钠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重庆市全善学校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探究题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收集、净化等装置,请回答
(1)图A中,试管口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2)实验室制取CO2和O2都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选该装置制取O2比选用另一装置的优点之一是 ;收集CO2和O2都可用 法。
(3)制取CO2的反应方程式为 ;某同学在加药品时错用了浓盐酸,他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不浑浊,通入紫色的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澄清石灰水不浑浊的原因是 。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将图中虚框中的装置与发生装置相连,便顺利完成了CO2的性质验证实验。Ⅰ中装的是饱和的NaHCO3溶液,作用是除去CO2中的某种杂质气体,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若要收集到干燥的CO2,Ⅱ应装 。用C装置收集CO2时,气体从 端进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湖南省邵阳十中九年级3月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探究题
某同学设计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
(l)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 ,你的改进方法是 。
(2)实验过程中,图中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B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湖南省邵阳十中九年级3月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探究题
实验室欲配制100 g 15%的NaOH溶液,常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
(1)计算:需要NaOH质量为 g,水的质量为 g,约 mL。
(2)称量:
①托盘天平只能准确称量到 g。检查时,若发现指针偏右,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至平衡。称量时应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 中,然后再放在天平的 盘。
②下列仪器中,量取水时需要用到d和 仪器(填序号),溶解时需要用到e和 仪器(填序号)。
a.烧杯、b.10mL量筒、c.100mL量筒、d.滴管、e.玻璃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湖北省黄冈市九年级4月调研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探究题
(6分)已知木炭粉(假设木炭粉中不含其他杂质)和Fe2O3,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兴趣小组同学对该实验进行如下探究。
I 生成固体组成分析
(1)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有黑色固体生成,小亮认为生成了铁粉,但小灵却有不同看法,理由是 。
(2)为进一步确定黑色固体成分,小欢将生成的固体溶于足量稀硫酸,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若同时出现 的现象,则生成的黑色固体全部是铁。
Ⅱ 生成气体成分分析
【提出假设】生成气体的可能组成有三种:
假设1:生成气体是二氧化碳;
假设2:生成气体是一氧化碳;
假设3:生成气体是 。
【设计实验】为确定生成气体的组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装置如图。
(1)实验中通入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N2,分析不通入空气的主要理由是 (填序号)。
A.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使石灰水变浑浊
B.空气中的氧气会和木炭粉反应生成CO或CO2而干扰实验结果
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会和木炭粉反应生成CO而干扰实验结果
(2)定性研究:若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反应生成的气体中一定含有 。
(3)定量研究:现准确称取16.0 g氧化铁与2.4 g木炭粉混合,在上述装置中完全反应。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1.2 g,且能完全溶于稀盐酸。
【实验结论】处理上述实验数据后可知,假设 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重庆市凤鸣山中学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探究题
(4分)下表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表:
气体成分 | 氮气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 其他气体 |
空气中的气体(﹪) | 78 | 21 | 0.03 | 0.07 | 0.9 |
呼出的气体(﹪) | 78 | 16 | 4 | 1.1 | 0.9 |
实验步骤 | 验证依据 |
1、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 | |
2、将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 根据 ,判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 |
3、 。 | 根据木条燃烧情况的不同,判断氧气含量不同。 |
4、 。 | 根据 ,判断水含量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湖北省黄冈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A卷)(带解析) 题型:探究题
酷爱化学的小明同学在家里建立了自己的小小化学实验室,下图是他平时收集的部分实验仪器和装置,请填空: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小明准备用双氧水制取氧气,为便于控制反应速率而获得平稳的氧气流,则他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应选择图中的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小明还设计了一套制取少量蒸馏水的简易装置,他已经选择了B和C,则他还需选择 (填字母)。
〔4〕正上高三的姐姐告诉小明可利用图中的A、B、G、I来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甲烷的装置,小明据此推测实验室制取甲烷的反应原理应为下列方法中的 (填序号) ①加热无水乙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 ②常温下碳化铝和水反应 ③CO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 ④将某些有机物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酵
〔5〕小明和小亮还在家里做了如下实验,将过量的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有蓝色沉淀物生成。针对蓝色沉淀物的成分,他们展开了探究:
〖提出猜想〗经过讨论后,他们提出了三种猜想:
猜想一:沉淀物为CuCO3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猜想二:沉淀物为Cu(OH)2 , 理由:根据Na2CO3溶液的酸碱性可判断Na2CO3 溶液中一定存在着(填离子符号) 。
猜想三:沉淀物为:
〖查阅资料〗CuCO3和Cu(OH)2 均为蓝色固体,不溶于水。受热后均会分解,各自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设计与实验〗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实验:
第一步: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经过滤、 并晾干后得蓝色固体;
第二步:将下列装置按照 A→B→C的顺序连接并进行实验,发现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白色粉末变蓝。于是小明认为猜想三是正确的。
〖反思与评价〗小亮认为小明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不科学的,他的理由是: 。于是小亮提出了他的改进方法:将上图按照 的顺序连接并进行实验,若实验现象同上,则猜想三是正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湖北省黄冈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B卷)(带解析) 题型:探究题
小华同学在观察课本实验“燃烧的条件”(图1)时,对产生的大量白烟产生了疑问。于是查阅资料:
【查阅资料】:……产物是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在空气中可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种剧毒物质——HPO2(偏磷酸)由小华查阅的资料看,他最初的疑问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P2O5和偏磷酸都会伤害人的身体,应对此实验进行改进。
【实验改进】:小明与同学一起对课本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图2),去掉铜片,将足量的红磷和白磷分别放在两个大试管中,在试管口各自套一个瘪气球,用线固定。然后将两支试管同时浸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
【观察现象】:可观察到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可燃物的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跟空气(或氧气)接触
【反思与评价】:改进后的装置与原装置比较,其优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创新】:待发生反应的试管冷却后,小明将试管倒立在水中(试管口接近液面),握住气球口部,小心取下气球,观察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明进行此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重庆市开县西街初级中学九年级模拟考试(一)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探究题
某课外小组的同学将玻璃罩内充满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如图A所示,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该小组同学用注射器从a处抽取气体,测定玻璃罩内气体的成分及其含量。
【查阅资料】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放出氧气。
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性质相似,其水溶液都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且没有气体物质生成。
【实验一】检验玻璃罩内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抽取适量气体,注入石灰水中 | | 玻璃罩内含有二氧化碳。 |
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长沙卷)化学(带解析) 题型:探究题
据长沙新闻媒体报道,最近使用燃气热水器不当引起煤气中毒事故,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煤气是由燃气不充分燃烧后产生的,煤气的主要成分有CO2、水煤气和CO.这些事故引起了我市中学生的广泛关注,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对燃气的燃烧进行科学探究.
(1)CO使人中毒的原因是 .
(2)你如何从事故现场收集一瓶煤气? .
证明煤气中一定含有CO(没有足量的煤气供实验证明使用).
你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为(只要求写简单的实验步骤):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以上空格可不填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