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3年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探究题
小强同学看到妈妈将买来的排水口洗净剂(主要成分:过碳酸钠、柠檬酸)洒在厨房排水口网状盖的底部,倒上温水后迅速冒出气泡。为了解其反应过程,他与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小组同学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A B C
实验中观察到如下现象:A中有气泡产生;B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由此同学们得出结论:生成的两种气体分别是: (填化学式)。B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探究二】
(1)实验过程:
教师提供了一瓶过碳酸钠(Na2CO4),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2)提出问题:无色溶液X中的溶质有哪些物质?
(3)猜想与假设: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X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 ;还可能存在Na2CO3、NaHCO3、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
(4)查找资料:
资料1:氯化钙溶液呈中性;氯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不发生反应;
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后发生如下反应:Na2CO3 + CaCl2 ═ CaCO3↓ + 2NaCl。
资料2:NaHCO3溶液呈碱性,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氢钠、碳酸钠与足量的酸反应产物相同。
(5)实验过程:小组同学对溶液X中的溶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将下列实验方案填写完整。
实验操作 | 主要实验现象 | 结论 |
① | | 证明溶液中有Na2CO3 |
② | | 证明溶液中无NaHCO3 |
③ | | 证明溶液中无Na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探究题
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二氧化碳制取实验的微型一体化装置图,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1)关闭止水夹1,打开止水夹2,挤压胶头,滴入稀盐酸,生成的二氧化碳在微型气体实验器内与1、2处的溶液反应。1处紫色的石蕊溶液变成红色,2处的反应现象是 。
(2)关闭止水夹2,打开止水夹1,再次挤压胶头,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 。这是由于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的缘故。
(3)有同学认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因此实验(2)出现的现象不足以证明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那么,如何利用化学方法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该实验方案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5月(第八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探究题
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Na2O2)作供氧剂。为了探究其反应原理,兴趣小组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探究:
[设计实验] 小明同学想通过下图所示装置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并验证反应产物。
(1)A是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用图中的_________(填“甲”或“乙”)装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E装置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待E中试管气体收集满后,把试管移出水面,向试管中伸入燃烧的木条,发现_______________,证明生成的为O2。
(3)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验C中反应后剩余固体的成分: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C中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 ②向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盐酸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________________ b溶液变浑浊 | 反应后生成的固体是碳酸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北京市丰台区中考一模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探究题
下面是某兴趣小组同学做的3个小实验。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仪器的固定装置已经省略)。
(1)若甲中为二氧化锰,连接甲乙装置,______________(填开关“K1”和“K2”的操作),从分液漏斗向甲中加入适量双氧水,该实验可以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甲中为水,丙中为红色溶液,连接甲丙,打开K1,关闭K2,从分液漏斗向甲中加入某药品后,丙中只看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写出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若甲中为二氧化碳(K1、K2关闭),连接甲丁,从分液漏斗向甲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一段时间后,打开K1,整个实验过程中甲中观察到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探究题
某同学用如下装置,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实验(图中固定试管的仪器已略去)。
步骤 | 现象 | 分析 |
①点燃A处酒精喷灯,一段时间 | 木炭粉减少,D中有气泡、石灰水变浑浊且 (1) 。 | 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 |
②点燃B处酒精灯,一段时间 | B处 (3) ,D中石灰水变浑浊,液面下降。 | 氧化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
③停止通入二氧化碳,熄灭A、B两处火焰 | C中 (5)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江苏省兴化市戴瑶中学九年级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探究题
“戴窑中学创新”化学兴趣小组有一次活动的内容是: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教师提醒】它由Cu 、Fe2O3、Fe(OH)3三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
①只有Cu ②只有Fe2O3 ③是Cu 、Fe(OH)3的混合物
④是Fe2O3、Fe(OH)3的混合物 ⑤是Cu 、Fe2O3的混合物 ⑥只有Fe(OH)3
【资料获悉】(1)2Fe(OH)3 Fe2O3 +3H2O
(2)Cu在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3+Cu 2FeCl2+CuCl2
【探究思路】利用物质的性质不同设计实验加以甄别,先分别探究其中是否含有Fe(OH)3、Cu等,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其组成。
(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适量红色粉末装入试管中,按图进行实验,结果无水CuSO4没有变蓝,从而排除
猜想中的 。(填猜想中的序号)
(2)在甲同学实验结论的基础上,乙同学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色。乙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⑤,而丙同学认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认为 的观点正确(填“乙”或“丙”)。
(3)丁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图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 反应前 | 反应后 |
Ⅰ 组 | 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37.3 g |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36.1 g |
Ⅱ 组 | 洗气瓶和所盛溶液的总质量为180.0 g | 洗气瓶和瓶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83.1 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江苏省兴化市戴瑶中学九年级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探究题
某二氧化锰样品中含有杂质炭,为测定该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一定量的样品中通入干燥纯净的氧气,使杂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O2来进行分析测定。
(1)仪器①的名称是 。如果该实验选择图(一)装置来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用图(二)装置可用于干燥氧气:应在烧瓶内装入_________进行干燥气体,气体应从________ 端通入。
(3)图(三)是用干燥纯净的O2与样品反应来测定二氧化锰质量分数的装置,装置③中装有碱石灰(生石灰与固体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图(三)中装置②已将CO2吸收完全,可在装置②与③之间加入图(四)装置进行证明,则图(四)装置中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_____(填字母)。
A.NaOH溶液 B. 澄清石灰水 C. 浓硫酸
(5)称取5.0 g二氧化锰样品进行实验,图(三)中装置②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1.1 g,则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填计算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重庆市育才成功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探究题
小华同学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反应后为确定盐酸和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中和,他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⑴请写出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
⑵小亮认为小华的结论不正确,他认为除了“恰好中和”外还有第二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 ;
⑶请你另外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甲 |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 | 恰好中和 |
乙 |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 | 产生气泡 | 第二种可能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重庆市育才成功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探究题
小敏同学按以下步骤对她所用的牙膏进行探究:
【资料】牙膏中常用氢氧化铝、碳酸钙等物质作摩擦剂。
请回答:
⑴操作A是 。
⑵从探究过程来看,你认为牙膏显 性。
⑶你认为用作牙膏摩擦剂的物质应具备什么特点呢?(回答一条即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河南省平顶山市中考第二次调研测试(二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探究题
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改变滴管和小烧杯中的物质可以完成多个简单实验。
(1)若滴管甲中吸有水,烧杯丙中盛有适量生石灰。将滴管甲中的水滴入烧杯丙中,可观察到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装置恢复原状。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气球鼓起的原因是 ,烧杯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烧杯丁中盛有适量锌粒,将滴管乙中的液体滴入烧杯丁中,烧杯丁中有气泡生成,气球明显鼓起,则滴管乙中所装液体是 ,烧杯丁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滴管甲中吸有稀硫酸,滴管乙中吸有水,烧杯丙中盛有适量小苏打,烧杯丁中盛有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干燥纸花。该实验可用于验证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先 ,观察 ;再 。
(4)若在丙烧杯中盛有4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将稀H2SO4通过滴管甲滴入烧杯丙中至恰好完全反应。求: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反应生成Na2SO4的质量分别为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