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80217  80225  80231  80235  80241  80243  80247  80253  80255  80261  80267  80271  80273  80277  80283  80285  80291  80295  80297  80301  80303  80307  80309  80311  80312  80313  80315  80316  80317  80319  80321  80325  80327  80331  80333  80337  80343  80345  80351  80355  80357  80361  80367  80373  80375  80381  80385  80387  80393  80397  80403  80411  211419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省扬州中学树人学校中考化学三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铜及其化合物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质,下面是对铜及其化合物的探究.
问题一:硫酸铜溶液的配制
小明同学在实验室配制硫酸铜溶液时意外地发现有时会出现少量白色浑浊,对此,他和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作出如下探究.
配置用水有浑浊有浑浊
自来水无浑浊有浑浊
市售纯净水无浑浊有浑浊
医用纯净水无浑浊无浑浊
试验编号1234567
饱和溶液24681632128
现   象白色浑浊→澄清
图 1
(1)形成浑浊条件分析:小明分别作出如图1配制方式,并记录现象如下:
另外,他将配好的饱和且澄清的硫酸铜溶液滴入纯净水中有如上现象,在配制过程中形成白色浑浊的因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等,因此,在实验室配制硫酸铜溶液时要用的配制用水是______ (选填“自来水、市售纯净水、医用蒸馏水”)、在______(选填“较低温度、较高温度”)下配制稍浓些的硫酸铜溶液.
(2)白色浑浊成分分析.
[查阅资料]同学们上网查阅资料获知:此白色沉淀是一种名为碱式硫酸铜的物质,它可溶于酸,其有多种可能的组成,如Cu2(OH)2SO4、Cu3(OH)4SO4或Cu4(OH)6SO4等.为确定此次得到的白色沉淀究竟是哪种组成,小明设计实验如下:
[设计实验]称取5.16g白色沉淀,分成两等份:一份溶于足量的 中,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2.33g白色固体;将另一份固体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得到黑色固体1.60g.
[得出结论]通过计算确定该白色沉淀中Cu2+、OH-、SO42-的质量比为______,其化学式为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共4分)
问题二:氢氧化铜与葡萄糖反应产物的分析
利用新制氢氧化铜可以验证葡萄糖的存在.下面是三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分别从不同层面对此实验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Ⅰ.研究性学习小组甲对教材实验结论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的红色沉淀是Cu2O,提出质疑,他们认为红色沉淀不一定是氧化亚铜.为了确定红色沉淀的成分,开展了如下研究:
提出猜想:红色沉淀可能是______、______或二者混合物.
查阅资料:①氧化亚铜能与酸反应,得到+2价的铜离子和单质铜;②在空气中灼烧氧化亚铜生成氧化铜;③铜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水和一氧化氮.
设计方案:方案1:取该红色沉淀溶于足量的稀硝酸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方案2:取该红色沉淀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观察是否有残渣;
方案3:称取红色沉淀a g,在空气中充分灼烧至完全变黑,并在干燥器里冷却,再称重,反复多次直到固体恒重,称得质量为b g,比较a、b关系;
你认为合理的方案是______.
Ⅱ.研究性学习小组乙针对小组甲的质疑,设计新的探究方案,装置如图2所示.

①通入氢气体积 ②反应前,红色沉淀+硬质玻璃管的总质量
③完全反应后,红色固体+硬质玻璃管的总质量 ④实验前,干燥管(含其中固体)质量
⑤硬质玻璃管质量 ⑥锌粒质量 ⑦稀硫酸中含溶质的量 ⑧实验后,干燥管(含其中固体)质量 (已知氢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金属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且假设反应能完全进行)
A.②④⑤⑧B.②③⑤C.①⑥⑦D.①②⑤
你认为需要测定上述______ (选择正确的字母填空)即可确定上述红色沉淀成分.
Ⅲ.研究性学习小组丙上网查阅得知,“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研究绿色化学的科学家”.绿色化学强调对环境友好,实现零排放.“变废为宝”符合绿色化学要求.他们收集上述红色沉淀制备化学试剂--胆矾.他们设计了一个简单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实验方案:将红色固体反复灼烧后,用足量稀硫酸溶解,再将所得溶液蒸发结晶,减压过滤,用少量95%的酒精淋洗晶体,晾干或用滤纸吸干.晶体用酒精淋洗而不用水洗的好处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山东省淄博四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彩纸折成纸鹤
B.葡萄酿成美酒
C.白雪缓慢消融
D.霓虹灯光闪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山东省淄博四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硬水
B.水
C.钢
D.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山东省淄博四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
B.石灰石能被研磨成粉末,说明分子很小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
D.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静止不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山东省淄博四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
A.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氢气和一氧化碳
B.用无色酚酞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C.用食盐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山东省淄博四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
B.钠为非金属元素
C.钠原子的实际质量为22.99g
D.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山东省淄博四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产生下列现象与向大气中排放的物质无关的是( )
A.闪电
B.酸雨
C.臭氧层空洞
D.温室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山东省淄博四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纯碱、烧碱都属于碱
B.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C.化学反应中一定有能量变化
D.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山东省淄博四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O2和CO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山东省淄博四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丙的硫酸盐溶液中,甲表面有金属丙析出,乙表面没有任何变化.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甲>丙>乙
B.丙>甲>乙
C.乙>甲>丙
D.甲>乙>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