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80343  80351  80357  80361  80367  80369  80373  80379  80381  80387  80393  80397  80399  80403  80409  80411  80417  80421  80423  80427  80429  80433  80435  80437  80438  80439  80441  80442  80443  80445  80447  80451  80453  80457  80459  80463  80469  80471  80477  80481  80483  80487  80493  80499  80501  80507  80511  80513  80519  80523  80529  80537  211419 

科目: 来源:2013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硒被誉为“抗癌大王”.根据提供的硒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硒属于金属元素
B.硒的原子序数是34
C.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4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中,合理的是( )
A.事实:水能灭火 解释: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事实:一氧化碳可用于炼铁 解释:一氧化碳具有氧化性
C.事实:氮气常用作保护气 解释: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D.事实:6m3的氧气加压可装入0.04m3的钢瓶中 解释: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水是生命之源.下面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电解水的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用食盐水可以鉴别软水和硬水
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D.净化水的方法中,蒸馏是单一净化程度最高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臭氧发生器可将氧气转化为臭氧(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臭氧是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
B.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
C.氧气与臭氧的性质相同
D.氧气转化为臭氧是物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图.30℃时,分别将30g硝酸钾和氯化钠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通常情况下,采取降温的方法,能将两种溶液都变成饱和溶液
C.若将硝酸钾溶液降温到20℃,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10
D.若将硝酸钾溶液变为10℃时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下转化为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四氧化三钴纳米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C.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D.反应前后氧原子数目发生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实验的步骤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蒸发
B.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C.乙实验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p=1g/cm3
D.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对配制的溶液浓度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下列有关量的变化与所加入的稀盐酸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米饭、馒头能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   
(2)日常生活中鉴别棉纤维与涤纶,可用    的方法.
(3)天然气是家用燃料之一,其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
(4)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CH3COOH).醋酸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铜可以拉成铜丝,这是利用金属的   
(2)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小明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下探究实验(金属片已打磨):
①将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片表面的现象是   
②将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此探究实验的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