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81681  81689  81695  81699  81705  81707  81711  81717  81719  81725  81731  81735  81737  81741  81747  81749  81755  81759  81761  81765  81767  81771  81773  81775  81776  81777  81779  81780  81781  81783  81785  81789  81791  81795  81797  81801  81807  81809  81815  81819  81821  81825  81831  81837  81839  81845  81849  81851  81857  81861  81867  81875  211419 

科目: 来源:2007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刮台风时,空气高速流动,屋外气压减小.某同学家棚屋的屋顶被掀翻.下列现象产生的原因与此相同的是( )
A.
用力往下吹气,球却紧贴在漏斗上
B.
反复拉动绳子,塞子冲出
C.
冷却后打开夹子,水倒吸入广口瓶
D.
抖动瓶子,胡椒粉洒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表面变黑,有同学认为黑色物质是氧化铜(Cu0),也有同学认为黑色物质是酒精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炭黑(C).在下列试剂中,只要一步反应即可判断哪种观点正确的是( )
A.蒸馏水
B.稀硫酸
C.氯化钡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A、B两烧杯中均盛有100克水,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同种固体物质,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现象如图所示.此时,______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如图所示为一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集气瓶中导管口下端应伸到______(填“A”、“B”或“c”)处.现有以下两种制取气体的方法:①用过氧化氢(H2O2)和二氧化锰制氧气;②用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可以利用本装置制取气体的是_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燃煤约占70%,它是由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碳.
(1)煤的大量燃烧容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有______(选填序号:①酸雨;②粉尘污染;③白色污染;④温室效应;⑤水体富营养化).
(2)为验证煤炭中含有硫,大家进行了以下活动:
查阅资料:“SO2能使KMnO4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______.”该化学方程式中的最后一个化学式因资料污损而模糊不全,请推测其化学式为______;反应中硫元素被氧化,化合价从反应前的+4价变为反应后的______价.
方案设计: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验证.经交流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装置②处存在明显错误,请指出其中错误的原因是______.
(3)盐通常由离子构成,如:KMnO4由K+
MnO4--构成.请根据(2)中查阅的资料推测,KMnO4溶液呈紫红色是因为它含有______(填离子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解决问题常面临着方法的选择,面对不同的结果我们应继续探索.为得知15.8 g高锰酸钾完全分解能产生多少克氧气,小柯与小妍分别采取了以下方法:
小柯:实验测定法小妍:计算法
小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15.8g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得到氧气1300ml.解: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
=×100%
=40.5%
氧气的质量为15.8g×40.5%=6.4g
答:15.8g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产生氧气6.4g.
请回答:
(1)在本实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1.4×l0-3g/mL,则由小柯的测量结果可算出15.8 g高锰酸钾分解后所产生的氧气质量为______g(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大家经过讨论,认为小妍的计算方法明显错误,本题不能采用该方法计算氧气质量的一项理由是______.
A.高锰酸钾中含氧元素B.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中含氧元素C.氧气中含氧元素
(3)请计算15.8 g高锰酸钾完全分解所产生的氧气质量.(写出解题过程)
(4)若实验操作无误,不考虑实验中的误差,针对小柯的测定结果与你的计算结果,请提出一种合理的猜测: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木材制成桌椅
B.苹果腐烂
C.湿衣服晾干
D.粉笔写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胶头滴管深入试管内滴加液体
B.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C.在硬水中用肥皂洗衣服会更干净
D.甲型H1N1流感能通过空气在人类间进行传播是因为其分子在不停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小于t1℃时,乙的溶解度都大于甲的溶解度
B.将2g 乙加入到t1℃的乙的饱和溶液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不变
C.在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甲混有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检验和鉴别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用蒸馏水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二氧化碳和氮气
C.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的存在
D.用酚酞溶液检验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是否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