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86397 86405 86411 86415 86421 86423 86427 86433 86435 86441 86447 86451 86453 86457 86463 86465 86471 86475 86477 86481 86483 86487 86489 86491 86492 86493 86495 86496 86497 86499 86501 86505 86507 86511 86513 86517 86523 86525 86531 86535 86537 86541 86547 86553 86555 86561 86565 86567 86573 86577 86583 86591 211419
科目:
来源:2005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装有澄清石灰水的两支试管中,各加入一种溶液,两支试管里分别出现白色沉淀、红褐色沉淀.则加入的溶液依次是( )
A.碳酸钠溶液、氯化铜溶液
B.氯化钠溶液、硝酸铁溶液
C.硝酸铁溶液、碳酸钠溶液
D.碳酸钠溶液、硝酸铁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5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有关该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质子数为11
B.核电荷数为10
C.电子层数为3
D.核外电子数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5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鲜肉是日常主要食品之一,新鲜度可以通过测定pH来判断.据资料介绍pH与肉的新鲜度的关系为:新鲜肉的pH范围为5.8~6.2;次鲜肉pH范围为6.3~6.6;变质肉pH在6.7以上.新鲜肉在变质过程中的酸性强弱变化为( )
A.变弱
B.变强
C.不变
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5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一瓶无色溶液,要确定它是硫酸钠溶液还是氯化钾溶液,应选择的试剂是( )
A.硝酸银溶液
B.氯化钡溶液
C.碳酸钠溶液
D.氢氧化钾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5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灭火方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用扇子扇灭烛火,是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B.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C.用沙土灭火,是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5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甲、乙、丙三种无色气体,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点燃三种无色气体.用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乙、丙火焰上方的烧杯壁上有水滴出现,而甲火焰上方的烧杯壁上没有水滴.请你确定甲气体的名称及进一步鉴别乙、丙气体所用试剂的名称( )
A.甲烷、澄清石灰水
B.一氧化碳、碳酸钠溶液
C.氢气、澄清石灰水
D.一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5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把过量的稀硫酸加入盛有少量Zn和Cu混和物的试管里,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
A.Zn2+
B.H+、Cu2+
C.H+、Zn2+
D.Zn2+、Cu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5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若100g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l0%,则此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是( )
A.10%
B.11.25%
C.17.75%
D.21.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5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用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古代山西有许多领先的化学工艺.如1989年永济出土四尊唐代铁牛,每尊重达30吨,震惊中外.现代炼铁用 气体还原
铁矿石,而唐代炼得如此多的铁,所用还原剂是用木材制得的一种黑色固体 ,十分不易.这样炼得的铁易生锈变为 (填主要成分),因此铁牛留存至今,极为珍贵.又如,两千多年前太原酿造的醋就已远近闻名,醋中除含显酸性的 外,还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成为当时的皇家贡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5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大蒜有增味、杀菌等作用,被誉为“天然广谱抗菌素.”大蒜中的两种有效成分大蒜辣素和蒜氨酸的相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成 分 | 化学式 | 性 质 |
大蒜辣素 | C6HloS2 | 无色油状液体,有臭味,难溶于水 |
蒜氮酸 | C6HloNO3S | 无色针状晶体,无气味,易溶于水 |
(1)大蒜辣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蒜氨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2)表格中提供的是大蒜辣素和蒜氨酸的
性质(填“物理”或“化学”),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它们属于不同物质的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