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86435  86443  86449  86453  86459  86461  86465  86471  86473  86479  86485  86489  86491  86495  86501  86503  86509  86513  86515  86519  86521  86525  86527  86529  86530  86531  86533  86534  86535  86537  86539  86543  86545  86549  86551  86555  86561  86563  86569  86573  86575  86579  86585  86591  86593  86599  86603  86605  86611  86615  86621  86629  211419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______.
(2)绿色植物通过______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也能通过______作用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这两种作用对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总量平衡至关重要.
(3)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使用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实验室里可通过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某化工厂排出的不含钙废水澄清透明、略显蓝色.某同学取少量废水,加入过量的盐酸,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所得的滤液分成两份,一份滤液中加入稀硫酸,也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另一份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1)加入过量的盐酸,生成的白色沉淀是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滤液中加入稀硫酸,生成的白色沉淀是______.
(2)在下列物质中,废水中含有的是______(选填序号)
A.氯化物           B.硫酸盐           C.硝酸盐           D.碳酸盐
(3)该同学设计了一个从废水中除去重金属离子的实验方案(如下图所示).[已知:白色的Fe(OH)2固体在潮湿的空气中可迅速转变成红褐色的Fe(OH)3;金属钡比金属钙活泼.]

①固体A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
②在下列物质中,溶液B中含有的是______(选填序号).
A.K2CO3      B.Fe(NO32 C.MgCl2      D.Ba(NO32
③第Ⅳ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过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序号).
A.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
B.由煤加工成焦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C.家用“液化石油气”就是煤隔绝空气加热得到的产品
D.煤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2)煤的加工产品有很多用途,其中焦炭广泛应用于炼铁.右图是高炉炼铁的示意图.
①焦炭在炼铁过程中的两个主要作用:______、______.
②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炼铁的原理:______ 2Fe+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无水硫酸铜(CuSO4)是白色粉末,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吸水后白色粉末转化为蓝色晶体-胆矾.
(1)露置在空气中的无水硫酸铜吸收水蒸汽得到胆矾,这一变化过程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通常状态下,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以下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进行,且只考虑初中阶段常见的反应):①通过赤热的炭层后,恢复到原状态,气体质量变大;②通过灼热的CuO时,固体变成红色;③通过白色CuSO4粉末时,粉末变成蓝色晶体;④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通过以上实验事实可以判定,原混合气体中一定有   
(3)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铜,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白色粉末转变为蓝色晶体,溶液的质量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溶质质量分数将   
(4)某课外研究小组通过下图所示两种不同的途径制取胆矾晶体.

途径1中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2H2O+SO2↑”;
途径2中铜发生反应的生成物是硫酸铜和水.
请写出途径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与途径1相比,排除安全因素,途径2主要具有两项优点:不污染大气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用A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K2MnO4+MnO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CO2是初中化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质.
(1)该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CO2的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省略).
①关闭弹簧夹,将干燥管小头向下垂直放人盛有水的烧杯中,若观察到______,则表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请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③用该装置制取CO2的优点是______.
④不能用铁网代替铜网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2)该兴趣小组将制得的CO2分别通人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
①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图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小雯认为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___.
小明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请简述实验方法:______.
②小强取少量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中的溶液,加入一定量______,观察到______现象,从而证明CO2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利用中和反应可以测定酸(或碱)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例如,在一定质量的待测酸溶液中逐滴滴入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碱溶液,直到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根据消耗碱溶液的质量即可计算出待测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反之亦然.右图为某次测定过程中,溶液的pH随所滴加溶液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图.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根据右图曲线,可以判断该实验是向待测的______(选填“酸”或“碱”,下同)溶液中逐滴滴加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的______溶液.
(2)为了能在测定过程中判断中和反应恰好进行完全,可在待测溶液中预先滴入几滴酚酞试液.若看到溶液颜色恰好由______色变为______色,则此时中和反应恰好进行完全.
(3)如果测定中使用的酸是硫酸溶液,碱是氢氧化钠溶液;待测溶液的质量为25.0g,另一已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5%.根据图中数据,试计算待测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请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分步给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上海市青浦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写出下列相应的化学符号或意义:
化学符号N2    5H2O   
化学意义    +2的铜元素    氢氧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上海市青浦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写出下列相应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物质类别是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
物质名称硝酸钾    氢氧化钡
化学式    H2CO3   
物质类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上海市青浦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生活中的一些做法,主要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不锈钢制炊具
B.米酿成酒
C.榨取果汁
D.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