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87128  87136  87142  87146  87152  87154  87158  87164  87166  87172  87178  87182  87184  87188  87194  87196  87202  87206  87208  87212  87214  87218  87220  87222  87223  87224  87226  87227  87228  87230  87232  87236  87238  87242  87244  87248  87254  87256  87262  87266  87268  87272  87278  87284  87286  87292  87296  87298  87304  87308  87314  87322  211419 

科目: 来源:2011年上海市闸北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碳单质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紫色石蕊溶液可区分CO和CO2
B.金刚石、石墨、一氧化碳互称为碳的同素异形体
C.CO、CO2都具有还原性
D.碳具有可燃性,因此在常温下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上海市闸北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图象关系合理的是( )
A.
向pH=10的NaOH溶液中加入水
B.
加热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制取O2
C.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D.
从冰箱里拿出汽水打开瓶盖后有大量气泡冒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上海市闸北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一次性打火机使用的燃料是丁烷(C4H10),丁烷由    种元素组成,丁烷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丁烷的摩尔质量是    ;1mol丁烷中约含有    氢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上海市闸北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在实验室配制100g质最分数为20%的碳酸钠溶液并探究酸碱性的强弱与其浓度及温度的关系.
请分析有关问题:
①计算:碳酸钠的质量为    g,水为    g.
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的碳酸钠.
③溶解: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lg/cm3),量筒的规格是    (从下列中选用:10mL、25mL、50mL、
100mL);溶解碳酸钠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④反思:若称取的碳酸钠中含有水分,则所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⑤探究酸碱性与浓度的关系:用pH试纸测试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为进一步研究其碱性的强弱和溶液的浓度及温度是否有关,采用以下四个步骤研究.请完成第二、第三步的实验步骤(不必写实验涉及的仅器).
第一步:分别配制溶质质量分数5%、10%、20%的碳酸钠溶液.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根据实验现象,综合分析得出碳酸钠溶液酸碱性的强弱与温度和浓度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上海市闸北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己知常温下A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B、C是气体单质,D是黑色固体.E是红色固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
①A的化学式是    ,D的化学式是   
②写出B和CuO转化为E和A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③B和C的体积比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上海市闸北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A、B两种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
①20℃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    g/100g水.
②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
③20℃时,200g水中最多溶解A物质    g.
④用结晶法从A、B的混合物中提取A(不考虑A、B共存时对各自溶解度的影响).取一定量的A、B混合物,将它溶于200g热水中,然后冷却至20℃,若要使A析出而B不析出,则混合物中A、B的质量关系符合要求的是    .(填编号)
甲.A>20g,B=40g    乙.A≥20g,B≤40g  
丙.A>20g,B<40g   丁.A≥20g,B<4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上海市闸北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是初中化学非常重要的一组实验,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_.
②可用来制取CO2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
③实验室用H2O2溶液和MnO2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H2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上海市闸北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下列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

①装置A玻璃管中的反应现象是______.
②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
③根据装置B中出现的现象,可以判断反应是否开始发生,则装置B中的试剂是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④有人提出一氧化碳也可能与B中试剂反应,建议在一氧化碳通入氧化铜之前,先通入B中,来证明一氧化碳是否与之发生反应?你认为有没有必要______(填“有必要”或“没必要”),理由是______.
⑤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断开A与B处的链接,防止液体倒流?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______.
⑥如生成32g铜,则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物质的量是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广东省茂名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1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
B.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减少疾病传染
C.用自行车替代汽车出行
D.农业上推广使用滴灌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广东省茂名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成酒
B.气球爆炸
C.用活性炭吸附有毒气体
D.湿衣服晾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