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87215 87223 87229 87233 87239 87241 87245 87251 87253 87259 87265 87269 87271 87275 87281 87283 87289 87293 87295 87299 87301 87305 87307 87309 87310 87311 87313 87314 87315 87317 87319 87323 87325 87329 87331 87335 87341 87343 87349 87353 87355 87359 87365 87371 87373 87379 87383 87385 87391 87395 87401 87409 211419
科目:
来源:2005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直接生成的是( )
A.FeCl3
B.CuCl2
C.AgCl
D.Mg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5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转变中,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Fe→FeSO4
B.CaCO3→Ca(OH)2
C.Na2SO4→NaOH
D.Fe2O3→FeC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5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中溶液的pH随加入试剂体积而变化的关系与图相符的是( )
A.稀硫酸中不断滴入NaOH溶液
B.蒸馏水中不断滴入稀硫酸
C.Na
2CO
3溶液中不断滴入稀盐酸
D.NaOH溶液中不断滴入蒸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5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现在盐酸、硝酸银、硝酸钙、碳酸钠四瓶无色溶液.为鉴别它们,先把四瓶溶液分别标上甲、乙、丙、丁,再进行如下实验:
①甲与乙混合有气体生成;
②乙与丁混合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丙与丁混合无明显的反应现象;
④甲与丙反应所生成的白色沉淀能溶于乙与丁反应后的溶液中.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盐酸
B.乙是硝酸钙溶液
C.丙是碳酸钠溶液
D.丁是硝酸银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5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Na2CO3、KCl、HNO3、Na2SO4
B.K2CO3、H2SO4、HNO3、BaCl2
C.HCl、AgNO3、HNO3、NaCl
D.Na2SO4、NaOH、CuSO4、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5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向下表中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质量关系,符合下图曲线描述的是( )
| 甲 | 乙 |
A | 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 | 氢氧化钠溶液 |
B | 硝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 | 氯化钡溶液 |
C | 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 | 稀盐酸 |
D | 铜.锌的混合物粉末 | 稀盐酸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5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葡萄中有含量丰富的白藜芦醇(化学式为C14H12O3),它具有抗癌性,能抑制癌细胞的增生.
(1)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白藜芦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5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实验探究后,得出化肥氯化铵有下列性质:
①受热易分解;②通常是白色固体;③易溶于不;④能与碱反应.
(1)上述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填序号) .
(2)氯化铵(NH4Cl)和氢氧化钠在加热时,生成氯化钠、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NH3)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5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下面三个观点都是错误的,请写出你熟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否定以下各错误观点.
序号 | 错误观点 | 否定例证(化学方程式) |
(1) | 分解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 |
(2) | 凡有化合物生成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 |
(3) | 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 |
(4) | 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5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下面是甲、乙、丙、丁四种常见金属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比较示意图
(1)上述四种金属可以分成二类,其中不活动金属有
.
(2)若乙是金属锌,则丙可能是
(写元素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