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88325 88333 88339 88343 88349 88351 88355 88361 88363 88369 88375 88379 88381 88385 88391 88393 88399 88403 88405 88409 88411 88415 88417 88419 88420 88421 88423 88424 88425 88427 88429 88433 88435 88439 88441 88445 88451 88453 88459 88463 88465 88469 88475 88481 88483 88489 88493 88495 88501 88505 88511 88519 211419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草莓、香蕉等水果具有芳香气味,是因为其中含有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等物质.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B.其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
D.该物质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2:1: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KNO
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http://thumb.zyjl.cn/pic6/res/czhx/web/STSource/20131029154252342817744/SYS201310291542523428177013_ST/images0.png)
A.NaCl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
B.KNO
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C.t
1℃时,100gKNO
3的饱和溶液中含有20克KNO
3D.t
2℃时,NaCl的饱和溶液与KNO
3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水消毒时所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http://thumb.zyjl.cn/pic6/res/czhx/web/STSource/20131029154252342817744/SYS201310291542523428177014_ST/images0.png)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O
2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生成物的水溶液呈中性
D.生成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和+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化学宏观与微观 | B.化学与环境 |
物质的构成微粒--分子、原子和离子 碱具有共性--因为碱类物质都含有H原子 | 空气污染成分--主要是SO2、CO和氮的氧化物 水污染原因--化肥农药任意使用、生活垃圾掩埋处理、汽车尾气的排放 |
C.化学与生活 | D.化学与能源 |
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来检验 化纤织物、纯毛织物--用灼烧闻气味来鉴别 | 沼气、酒精--生物能源,可再生能源 石油、煤--化石能源,不可再生能源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CO2 | CO |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
B | HCl | H2SO4 | 加入适量硝酸钡、过滤 |
C | H2O | NaOH | 加入活性炭、吸附、过滤 |
D | CuSO4溶液 | H2SO4 | 加入过量的氧化铜粉末,过滤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亚硝酸钠(NaNO
2)是一种致癌物质.某兴趣小组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测 得某水样经过不同煮沸时间后NaNO
2含量的变化(下表),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煮沸时间(小时) | | 2 | 4 | 8 | 12 |
NaNO2的质量分数 | | | 0.014% | 0.028% | 0.056% |
![](http://thumb.zyjl.cn/pic6/res/czhx/web/STSource/20131029154252342817744/SYS201310291542523428177017_ST/images0.png)
A.反复充分煮沸的水中,NaNO
2的含量逐渐增大
B.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要经常饮用反复煮沸的水
C.煮沸过程中水分子与水分子相互反应生成了NaNO
2D.该装置充分利用了空气冷凝水蒸气进行反复回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探究“CuSO4溶液显蓝色与什么离子有关”作为研究课题,以下是他们提交的实验方案,其中不需要做的实验是( )
A.观察Na2SO4、K2SO4溶液的颜色
B.观察CuCl2、Cu(NO3)2溶液的颜色
C.向CuSO4溶液中滴加适量的NaOH溶液,静置后观察溶液颜色
D.加水稀释后观察溶液的颜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向一定量的盐酸与CaCl
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Na
2CO
3溶液至过量,有关量随Na
2CO
3溶液质量(m)增加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http://thumb.zyjl.cn/pic6/res/czhx/web/STSource/20131029154252342817744/SYS201310291542523428177019_ST/images0.png)
B.
![](http://thumb.zyjl.cn/pic6/res/czhx/web/STSource/20131029154252342817744/SYS201310291542523428177019_ST/images1.png)
C.
![](http://thumb.zyjl.cn/pic6/res/czhx/web/STSource/20131029154252342817744/SYS201310291542523428177019_ST/images2.png)
D.
![](http://thumb.zyjl.cn/pic6/res/czhx/web/STSource/20131029154252342817744/SYS201310291542523428177019_ST/images3.p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http://thumb.zyjl.cn/pic6/res/czhx/web/STSource/20131029154252342817744/SYS201310291542523428177020_ST/images0.png)
(1)请填写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中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写装置代号)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用金属锌和稀盐酸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选用C或E为收集装置,原因是氢气具有
的物理性质.
(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已知干燥剂“碱石灰”的成份是:CaO和NaOH,在潮湿的空气中极易变质.某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中一瓶放置已久的“碱石灰”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甲同学猜想:样品只与空气中的水蒸汽发生了作用,则NaOH会______;CaO会变质,其反应的类型为______反应.
(2)乙同学猜想:
猜 想 | 实验设计 | 现 象 | 结 论 |
样品中含有Na2CO3,且还含有CaO、Ca(OH)2、CaCO3中的一种 | 取少量溶于水; | ______ | 猜想成立 |
过滤,在滤液中滴入 ______ | 有气泡放出 |
(3)丙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http://thumb.zyjl.cn/pic6/res/czhx/web/STSource/20131029154252342817744/SYS201310291542523428177021_ST/images0.png)
图中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_,操作①、②都要用到玻璃棒,其中操作①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从操作③的现象分析,溶液D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