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88464  88472  88478  88482  88488  88490  88494  88500  88502  88508  88514  88518  88520  88524  88530  88532  88538  88542  88544  88548  88550  88554  88556  88558  88559  88560  88562  88563  88564  88566  88568  88572  88574  88578  88580  88584  88590  88592  88598  88602  88604  88608  88614  88620  88622  88628  88632  88634  88640  88644  88650  88658  211419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二中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错误的是( )
物质MNQP
反应前质量(g)181232
反应后质量(g)X26212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l3g
C.反应中M、P均为反应物
D.物质Q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二中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稀硫酸除铁锈:______,反应后所得溶液的颜色是______.
(2)宇宙飞船上利用氢气、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作燃料电池:______ 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二中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为单质;A、B、C、D、E为化合物,且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D与E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试推断: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    、甲    、E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甲:   
C+E→丙+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二中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2)t2℃时30 g 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 g溶液吗?
    (填写“能”或“不能”).
(3)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填写选项序号).
A.c>a=b          B.a=b>c      C.a>b>c     D.b>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二中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a.实验室现有氯化镁和硫酸钠的固体混合物样品,小明同学想测定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先称取该混合物样品20g,完全溶于水中,然后取用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平均分四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荡,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请你分析并进行有关计算:
次数物质的质量1234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25252525
生成沉淀的质量/g2.9X8.78.7
(1)上表中X的数值为______;
(2)计算20g固体混合物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
(3)计算上述实验中所用到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b.在烧杯中加入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的固体混合物10.0g后,再加入68.9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反应过程中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连同药品的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烧杯连同药品的起始总质量为165.0g.反应的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试求:
(1)完全反应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
(2)计算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
(3)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二中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甲实验中,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
①该实验操作是将______溶液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②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______.
③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______色.
(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3)丙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二中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二氧化锰粉末和过氧化氢溶液制O2,其基本过程如下所述.请你根据该小组的实验过程,完成相应填空.

该小组第一次实验时,采用如图一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在实验时发现了如下问题:
问题一:实验时试管中有很多泡沫,有些泡沫甚至进入了导管.该小组在不撤换现用仪器的情况下,对该装置作了一定的改进,有效地阻止了泡沫进入导管,其可能的做法是:______.
问题二:实验时产生气体速度过快,收集一定量氧气时药品浪费较多.该小组决定用如图二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不仅解决了泡沫进入导管的问题,而且较好地控制了反应速度.该装置能较好控制反应速度是因为:______.
该小组在用图二装置制取氧气时又发现了新问题,发现有时候液体不能顺利地滴入锥形瓶中,相反有时会有气泡从分流漏斗中逆流而出,其原因是:______.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建议该小组对该装置作进一步的改进:在一根新的橡胶管两端配上导管,一头插入锥形瓶的橡皮塞上,一头配上相应的橡皮塞,将该橡皮塞塞在分液漏斗的上口.经过实验,发现改进后的实验比较顺利.若将图二装置与图三装置连接在一起,利用该装置测得反应生成气体体积偏大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二中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某同学对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后余下的废液进行分析和实验,其过程如下:
(1)为检验溶液中盐酸的存在,该同学首先对废液进行微热处理,其目的是:______;然后,他准备采用如下三个方案进行检验,请判断这些方案的合理性,并说出你的理由:
方    案填“合理”或
“不合理”
理由(用方程式表示)
测溶液的pH是否小于7    合理氯化钙溶液呈中性而盐酸溶液呈酸性
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____________
加铁粉观察是否有气泡____________
实验证明,该废液中有盐酸存在.
(2)该同学取少量废液向其中逐滴滴加碳酸钠溶液,其实验现象如下:
刚开始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时,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静置后沉淀逐渐下沉并逐渐消失,有少量气泡产生(一开始时几乎看不到气泡).随着碳酸钠溶液的不断滴入,沉淀、沉淀下沉、沉淀逐渐消失并有气泡产生的现象不断重复出现.等到碳酸钠加到一定量后,白色沉淀不再消失且逐渐增多而气泡却不再产生.则,刚开始时产生白色沉淀消失的原因是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图象中的______  (填序号)能表示得到的白色沉淀的质量随碳酸钠溶液不断滴入的变化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6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调考试卷(非课改区)(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物质是变化的,我们生活在多姿多彩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白雪缓慢消融
B.葡萄酿成红酒
C.石蕊遇碱变蓝
D.铜器锈蚀变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6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调考试卷(非课改区)(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氢气是一种高能燃料,下列微粒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H
B.H+
C.H2
D.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