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88770  88778  88784  88788  88794  88796  88800  88806  88808  88814  88820  88824  88826  88830  88836  88838  88844  88848  88850  88854  88856  88860  88862  88864  88865  88866  88868  88869  88870  88872  88874  88878  88880  88884  88886  88890  88896  88898  88904  88908  88910  88914  88920  88926  88928  88934  88938  88940  88946  88950  88956  88964  211419 

科目: 来源:2006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化学二摸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中国剪报》最近报道,慢性腹泻患者宜喝酸牛奶,酸牛奶中酪蛋白易于消化吸收,能使胃容物的酸性增强,还可促进钙的吸收.
(1)喝酸牛奶后,胃容物的pH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2)“别把含乳饮料当作牛奶喝”,是因为含乳饮料中______等营养素的含量比牛奶和酸牛奶低.
(3)“钙尔奇D”是一种常见补钙剂,如图是“钙尔奇D”说明书的一部分,思考后,请回答下列问题:由贮藏方法分析推测维生素D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_____.由此想到,在化学实验室也有一些由于类似原因需要密封保存的药品,试举一例______(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6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化学二摸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轻轨电车”(如图)是近年来新兴的城市高架交通工具,具有污染小的优点.当轻轨电车开动时,轻轨电车上裸露的“电刷”沿架空电线滑动.电刷材料中含有石墨.选择石墨作电刷材料是因为其具有下列性质:
①______;
②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6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化学二摸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目前,化石燃料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随着全球能源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世界各国人民的节能意识正在日趋增强,科学家也在开发新能源、研制节能产品、提高化学能的转化效率等方面,做着积极的努力.下列是目前正在利用和正在开发的部分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氢气、“可燃冰”等.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是______;
(2)我国“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的能源物质是______;
(3)埋藏于海底,目前开采在技术上还存在很大困难的能源物质是______.
(4)通过非化学反应产生能量的能源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6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化学二摸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探究

请回答:
(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K2MnO4+MnO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6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化学二摸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小丽同学在学习了燃烧与燃料的有关知识后,观察到家庭用的燃煤通常加工成蜂窝状,这样会燃烧得更充分.由此她联想到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于是引发了思考:哪些因素能影响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呢?她做出两种猜想并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1)她提出的两种猜想是:①______②______
(2)请选择其中的一种猜想,设计实验加以探究(你所选择的猜想序号______):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3)为了能使燃料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节约能源,请你结合燃料使用的实际,提出一条具体节能的建议: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6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化学二摸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如右图所示,小明将两根含硫火柴点燃后迅速伸入烧杯B中,片刻后取出火柴,振荡烧杯A,观察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小明认为是火柴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小红认为这个实验还不足以说明褪色原因,应补做一个实验.
(1)你认为小明应该补做的实验是什么?
(2)补做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6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化学二摸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将CO2通入NaOH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看到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明显外观现象,并同时利用这一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下列实验.请根据实验过程及内容,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整套装置(包括CO2及NaOH溶液)放在天平上称量,测得质量为78.2g.
(2)用力推压注射器栓塞向密闭的软塑料中注入10mL NaOH溶液(装置如图乙所示),然后握紧注射器和塑料瓶用力振荡,这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同时还能看到______,原因是______.
(3)静置片刻后,将整套装置再次放到天平上称量,测得其质量仍为78.2g,你对这一结果的解释是______.
(4)通过上述探究实验,你得到的启示:
①若采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应让化学反应在______中进行;
②为了进一步证明CO2与NaOH溶液确已发生了化学反应,你还能想到的方法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6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化学二摸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实验室购进了一批石灰石.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稀盐酸测定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他们取适量的石灰石研碎,然后开展实验.
他们利用图中装置实验,每隔一定时间读取电子天平的读数,所测相关数据如下表.
测量的项目质量(g)
稀盐酸(足量)238.4
石灰石(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12.0
混合反应物后第一次读数249.3
第二次读数248.2
第三次读数246.0
第四次读数246.0
根据上表测量的有关数据,计算:
(1)产生CO2的质量______g.
(2)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下同)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6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中招生自然科学学习能力考试试卷(化学部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装入固体粉末
C.
加热液体
D.
读取液体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6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中招生自然科学学习能力考试试卷(化学部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电解质的电离不需要电流
B.要减轻臭氧层被破坏的程度,应减少SO2的排放
C.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越快
D.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