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枣庄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如图所示的密闭实验装置,能使液面a比液面b高,过一段时间又回到持平的一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A.食盐和水 B.锌和硫酸
C.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D.硝酸铵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枣庄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78%
②二氧化碳没有毒性,但不能供给呼吸
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④二氧化碳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最好的气体肥料
⑤在实验室中两种气体可以用相同的装置制取.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枣庄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根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
A.铊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铊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为81
C.Z的原子序数大于Y D.X和Y处于同一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枣庄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向盛有50g10%Ba(OH)2溶液的烧杯中慢慢滴加稀硫酸至过量,如图(纵坐标表示烧杯中其他量的变化)所有有关量的变化与所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错误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枣庄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及其合金,且合金的性能优于金属
B.玻璃属于非金属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碳酸盐
C.有机物合成材料属于高分子材料,在汽车轮胎、棉花、塑料制品中都存在
D.玻璃钢是一种复合材料,由塑料和铁丝复合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枣庄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化学的视角看:
(1)元素资源:海水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从物质在水中溶解的规律和水天然循环的角度看,该元素含量最高的原因是 .
(2)淡水资源:淡化海水可以用 (填字母代号);
A.吸附法 B.蒸馏法 C.过滤法 D.电解法
该过程是 (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3)矿产资源:海底蕴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含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4)你还知道海洋中有哪些资源? (写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枣庄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水的密度约为1g/cm3).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更大的是 (填“甲”或“乙”).
(2)20℃时,乙的溶解度为 .
(3)下列实验中:10ml水XYZ为饱和溶液的是 (填“X”或“Y”或“Z”);若三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a、b、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用“<”或“>”或“=”表示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枣庄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推断题
如图所示,A——I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石灰石,D为蓝色沉淀,C和E为只含一种物质的溶液,I为生命之源.“→”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B ,I .
(2)写出合理的C和E反应的任一化学方程式: .
(3)已知H为一定量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与溶液E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F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渣F中一定含有 ,滤液G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枣庄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根据下列两组实验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两组实验都用到的仪器是 .
(2)指出甲实验中的不正确操作 .
(3)乙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序号)②→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枣庄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在生活中用途广泛.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探究.
【探究实验1】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用试管取适量碳酸氢钠溶液,滴加酚酞试液,振荡,溶液变浅红色.结论: .
【探究实验2】能与酸反应
取适量碳酸氢钠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再把燃着的木条迅速伸入试管,木条熄灭,碳酸氢钠和盐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探究实验3】能与碱反应
查阅资料:NaHCO3+NaOH═Na2CO3+H2O;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用试管取适量碳酸氢钠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提示:可以选择CaCl2溶液做试剂,通过证明有Na2CO3生成,从而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如图,两位同学分别进行了甲、乙两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比较甲、乙两个实验的目的性区别是 ;
有同学提出两个实验都不足以证明有Na2CO3生成,其理由 ;要证明有Na2CO3生成,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