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89624  89632  89638  89642  89648  89650  89654  89660  89662  89668  89674  89678  89680  89684  89690  89692  89698  89702  89704  89708  89710  89714  89716  89718  89719  89720  89722  89723  89724  89726  89728  89732  89734  89738  89740  89744  89750  89752  89758  89762  89764  89768  89774  89780  89782  89788  89792  89794  89800  89804  89810  89818  211419 

科目: 来源:2008年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6年“六?五”世界环境日我国的“环境日主题”如图.下列措施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 质又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的、相对分子质量巨大的化合物.α一丙氨酸是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之一,如图是α一丙氨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图,下列对α一丙氨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小明想除去茶壶壁上附着的水垢,他要在厨房中选择一种最合适的物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6?韶关)野炊时,小李发现煮饭的火焰很小,他就将木柴架空了一些,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探究溶液的某些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实验的其他仪器未标出),关于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用化学用语表示:
(1)①5个氮分子______,②3个硫酸根离子______.
(2)写出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碳酸钠的反应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如图是一瓶开启后的“XX牌”碳酸饮料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饮料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选填物质编号).
(2)开启时,大量的气泡从罐内冒出,该现象说明了气体的溶解度受到______因素的影响;该因素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
(3)开启后可以闻到香味,请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该现象: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根据如图所示的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图表上的温度在______℃~______℃时SB>SA
(2)P点表示:______.
(3)t2℃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4)t2℃时,用100克水与a克A物质配制成不饱和溶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的简单方法是______(任写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现有A、B、C、D、E、F、G七种物质,C、F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E的浓溶液有吸水性,B是气体单质,D为浅绿色溶液,G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F______.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C→A______ Fe3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实验室有下列一些实验仪器:

(1)用实验仪器的名称填空:
①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需要用______;
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需要用______;
③能直接被加热的仪器是______;
④小红同学要用试管完成给一种液体a加热的实验,请描述她的实验操作过程:______.
(2)肖敏同学用以上部分仪器与其他仪器组装成以下如图装置来制取CO2,并验证其某些性质
①用装置A来制取二氧化碳,所用药品的名称为______,
长颈漏斗插入液面下的原因是______.
②用装置B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③若用装置C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中可盛放的试液是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