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89636  89644  89650  89654  89660  89662  89666  89672  89674  89680  89686  89690  89692  89696  89702  89704  89710  89714  89716  89720  89722  89726  89728  89730  89731  89732  89734  89735  89736  89738  89740  89744  89746  89750  89752  89756  89762  89764  89770  89774  89776  89780  89786  89792  89794  89800  89804  89806  89812  89816  89822  89830  211419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9?苏州)模拟酸雨形成的流程如下图所示.硫在单质气体A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通常情况下C为无色液体,B、C、D是氧化物;E、F和X都是酸,G是白色沉淀.

试填空.
(1)E的化学式为: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小云同学对餐桌上加热食物的某种白色固体燃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她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她的探究过程吧!
【猜 想 一】固体燃料是固态的酒精吗?
【资 料 一】酒精,学名乙醇,熔点为-114.1℃,沸点为78.5℃,易溶于水,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得出结论】小云认为固体燃料不是固态的酒精,她作出该判断的理由是:.
提出问题】固体燃料可能含有哪些元素?
【资 料 二】
①CuSO4 +5H2O═CuSO4?5H2O
无水硫酸铜,白色        五水硫酸铜,蓝色
②NaOH溶液可以用来充分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探究】
如下图,小云同学取适量固体燃料置于蒸发皿中,用火柴点燃.收集产生的气体产物,并依次通过以下装置.固体燃料完全燃烧后,蒸发皿中残余了少量固体.

【实验现象】
A中白色固体部分变蓝,B、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中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红.
①B的目的是:;D的目的是.
②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依据以上的实验现象推断燃烧产物中是否存在CO:(填存在或不存在).
【实验结论】小云认为该白色固体燃料组成中肯定含有的元素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09?宿迁)在化学课上,甲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
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粘附着白色物质.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是什么?
【进行猜想】甲认为黑色颗粒是,白色物质可能是或,乙同学还认为白色物质是氢氧化钠.
甲同学立刻认为乙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Na2O+H2O═2NaOH
【实验探究】甲同学对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方案1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白色物质
为Na2O
方案2①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白色物质
是.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
【反思评价】丙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
【得出结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酸与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其实质是酸溶液中大量自由移动的H+和碱溶液中大量自由移动的OH-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请根据以下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1】用酚酞试液
(1)向一锥形瓶中倾倒20g质量分数为4.00%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3滴酚酞试液,振荡,再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刚好变为色为止,共用去稀盐酸20g,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0.1%).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可用的方法(填一操作名称)使其析出.用酚酞作指示剂可逐滴控制酸、碱溶液反应的量,视觉效果灵敏,操作简便.
【实验2】用pH试纸
(2)向一支试管内倒入约2mL氢氧化钠溶液,再逐滴滴入盐酸,边滴边振荡.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反应液沾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因无法通过肉眼观察到反应进程,需间隔数滴多次检测溶液的pH,所以每使用玻璃棒蘸取溶液前,必须进行的预处理.
【小  结】
(3)除了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外,还可用(填方法)检测中和反应是否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以下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金属化学性质过程中的部分实验记录,请你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大小、形状都相同的金属与完全相同的稀盐酸反应的记录如下
金属铝片锌片铁片铜片银片
反应现象开始无气泡,过一段时间后缓慢出现气泡产生气泡且速度较快产生气泡但速度缓慢无气泡无气泡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和以上记录可知,能与稀盐酸反应的金属应具备的条件是:.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铝片应比锌片活泼.但实验记录中铝与稀盐酸的反应速度比锌的更(填“快”或“慢”).你认为上述实验记录中出现与金属活动性顺序相违背的现象的原因是.
(3)在该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实验小组因故没有完成铜与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比较.下列哪组反应能发生并能完成以上比较实验:
A、铜片与AgNO3溶液;B、银片与Cu(NO32溶液;C、铜片与盐酸D、银片与盐酸.
你所选用的一组试剂是(填编号).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某小组的同学在课外进行科学探究,以验证铜片在空气中灼烧后,表面生成的黑色物质确实是铜与氧化合生成的CuO,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1)由上图两个实验步骤判断:灼烧后铜片表面的黑色物质不是.
(2)为进一步证明步骤二铜片表面黑色物质的是什么,他们选用了以下装置继续进行实验:

该同学向A装置中通入纯净的CO,为检验反应产物,A的右边应连接装置(填编号),所选装置中的实验现象为;此方法仅用上述所选装置进行实验有明显的缺陷,要弥补这个缺陷,应采取的措施是:.
(3)结论:从该同学的实验现象可以证明该黑色物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某化学活动小组用化学方法测定一种钢样品中铁的含量.同学们称取了5.7g钢样品,投入装有50.0g稀硫酸(足量)的烧杯中(烧杯质量也为50.0g,样品中杂质不与酸反应).在实验过程中对烧杯(包括溶液和残余固体)进行了四次称量,记录如下表:
反应时间tt1t2t3
烧杯和药品质量/g105.7105.6105.5105.5
(1)反应中产生氢气______g;
(2)这种钢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江苏省兴化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1?杨浦区一模)“伐薪烧炭南山中”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诗歌《卖炭翁》中的诗句.这里“伐薪”和“烧炭”各指的变化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江苏省兴化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你经常做家庭小实验吗?根据你的经验,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江苏省兴化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7?邵阳)据有关报道,有些不法商人为牟取暴利,常在食品中使用添加剂增色.如在加工“碧螺春”茶叶过程中添加化工产品“铅铬绿”.经检测,该茶叶中铅、铬含量严重超标,这里的铅、铬是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