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0005  90013  90019  90023  90029  90031  90035  90041  90043  90049  90055  90059  90061  90065  90071  90073  90079  90083  90085  90089  90091  90095  90097  90099  90100  90101  90103  90104  90105  90107  90109  90113  90115  90119  90121  90125  90131  90133  90139  90143  90145  90149  90155  90161  90163  90169  90173  90175  90181  90185  90191  90199  211419 

科目: 来源:2011年江苏省南京市下关、建邺等联合体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11?南京二模)(1)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待固体完全反应后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填写选项序号).
a.烘干    b.溶解    c.洗涤    d. 过滤
(3)过滤、蒸发时都需用到的仪器是(填序号).
A.酒精灯     B.烧杯     C.玻璃棒     D.漏斗     E.量筒
(4)小丽想要用回收的氯化钾配制80g 5%的氯化钾溶液.配制该溶液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计算:需要氯化钾固体的质量为g,水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固体,再用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③溶解:将称得的氯化钾固体放入烧杯,倒入量取的水,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④装瓶:将配制的溶液倒入试剂瓶,并贴上标签.
(5)如下图所示,已知一定质量分数、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钾溶液与一定质量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计算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列式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江苏省南京市下关、建邺等联合体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09?扬州)生活中蕴科学,留心处皆学问.请用下列序号填空.①Na2CO3②CaO    ③NH4H2PO4④C6H12O6
(1)人体血糖含量的“糖”;(2)与水反应放热可以煮鸡蛋 ;
(3)可作复合肥料 ;(4)侯氏联合制碱法的主产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江苏省南京市下关、建邺等联合体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11?南京二模)2009年12月,温家宝总理出席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温总理在发言中指出,中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这里的减排主要指降低碳排放.
(1)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
(2)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同时它也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以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该反应需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同时有水生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有科学家设想采用“封存技术”将二氧化碳“封存”在深海中.大量二氧化碳能被封存在深海中的理由是;但又有人担心,二氧化碳会使海水酸度增加,破坏海洋生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还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空气吹入碳酸钾溶液,然后再把CO2从生成物中提取出来,再经过化学反应转化为有机物有效实施碳循环.“绿色自由”构想技术流程如下:

①上述流程中吸收池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为:K2CO3+H2O+CO2═2KHCO3.则分解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②在合成塔中若气体X是H2,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该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若气体X是CH4,它与CO2的质量比是4:11,反应分子个数比最简,原子利用率最高时,生成的有机物化学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江苏省南京市下关、建邺等联合体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11?南京二模)学完《分子和原子》后,某同学对教材中图所示的实验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改进:

(1)图所示的实验中,一段时间后变红的烧杯是,变红的原因是.
(2)改进实验后,滴入2~3滴浓氨水后,在c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在小试管中加入2~3片氢氧化钠固体的作用是.
(4)改进后的装置除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药品用量少、省时等优点外,还有一个显著的优点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江苏省南京市下关、建邺等联合体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11?南京二模)A~F均为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其中属于碱的是B、C,属于盐的是D、E;胃酸中含有F能帮助消化,A是食品包装袋中常用的干燥剂.其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试推断:
(1)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反应②:;
(3)图中的相互关系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化学反应类型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江苏省南京市下关、建邺等联合体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11?南京二模)钢铁是重要的金属材料.
(1)下列铁制品中利用了铁的延展性的是.

(2)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废钢铁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
A.节约金属资源     B.合理开采矿物        C.防止钢铁生锈
(3)为防止水龙头生锈,其表面镀有一层铬.铁生锈的条件是.
(4)在研究铁的性质实验后,某实验室废液桶中收集了溶解大量FeSO4、CuSO4的废液.小军准备运用学到的有关化学知识对废液进行处理.他设计除去铜离子,回收硫酸亚铁晶体和铜的实验方案,请你参与讨论有关问题:

①预处理.废水在加入金属X前先进行过滤,目的是除去.
②金属X是,其加入废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溶液Y是,利用其除去铜中杂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江苏省南京市下关、建邺等联合体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08?南通)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这一现象激发起同学们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它能与NaOH反应,生成Na2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写出S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如果放出的是O2和H2,你认为方案中的安全隐患是.
丙同学认为:为确保安全,实验前应先收集一试管气体,用拇指,若不发出,方可采用上面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探究】
经丙同学确认安全后,小组同学首先对装置A进行称量,再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过一会儿点燃B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停止通气,再次称量装置A,发现质量无增减.
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
【思维拓展】
(1)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物质.
(2)不通过称量,如何判断S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呢?有一同学设计了如乙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S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结论.其他同学认为这一方案不严谨,理由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实验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中考化学模拟冲刺试卷(1)(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中考化学模拟冲刺试卷(1)(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标志中属于安全图标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中考化学模拟冲刺试卷(1)(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