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0386  90394  90400  90404  90410  90412  90416  90422  90424  90430  90436  90440  90442  90446  90452  90454  90460  90464  90466  90470  90472  90476  90478  90480  90481  90482  90484  90485  90486  90488  90490  90494  90496  90500  90502  90506  90512  90514  90520  90524  90526  90530  90536  90542  90544  90550  90554  90556  90562  90566  90572  90580  211419 

科目: 来源:2009年北京市宣武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09?宣武区二模)请运用溶液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室温下,将一定量的硝酸钾固体充分溶解在水中,溶液达到饱和后尚有未溶固体.加热后未溶的硝酸钾固体全部溶解,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有关.
碘难溶于水而易溶于酒精,说明物质的溶解性还与有关.
(2)如图是4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
①氯化铵属于化学肥料中的(填序号).
A.钾肥     B.氮肥     C.磷肥
②该图中a、b、c三点能表示氯化铵溶液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
在不饱和氯化铵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溶质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C.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D.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③室温下,将一瓶氯化铵溶液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溶质质量分数由10%变成25%,放置前后溶剂的质量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北京市宣武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09?宣武区二模)酸、碱、盐是三类重要物质.
(1)实验室中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浓盐酸.它的质量分数和放置天数的关系如图.假设水不蒸发,分析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原因.

(2)观察图片,向小试管内滴加水后,除看到氧化钙固体溶解外,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3)如图分别是溴化氢(HBr)和乙醇(C2H5OH)在水中的微观示意图.请你结合已有的酸、碱知识,判断溴化氢的水溶液显,乙醇的水溶液显(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4)向盛有10mL稀盐酸(其中滴有少量指示剂)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mL2468101214
烧杯中溶液的pH1.11.21.41.62.57.011.012.0
①若滴加的指示剂是紫色石蕊溶液,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3mL时,溶液显色.
②若滴加指示剂是无色酚酞溶液,入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后,溶液颜色无变化.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填化学式);可能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北京市宣武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09?宣武区二模)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有如下图的转化关系.A是生命之源.“-”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D.
(2)A生成B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C.
C→D.
D+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北京市宣武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9?宣武区二模)根据图片回答以下问题.

(1)仪器a的名称______;A装置的实验现象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P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北京市宣武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11?平谷区二模)某小组用碳酸钠和石灰乳来制备烧碱,反应结束后滤去沉淀,将滤液蒸干得到粗产品.小组同学按实验流程对粗产品的纯度进行分析.
(1)实验资料:二氧化碳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几乎不溶解.
(2)操作步骤:
①称量装置D的质量为 m1克;
②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
③将过量的浓盐酸慢慢滴加到盛有粗产品的锥形瓶中,直至无气泡冒出;
④再次称量装置D的质量为 m2克(m1<m2;假设产生的气体均被装置D吸收).
(3)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粗产品中一定有______;一定没有______.
②C中的试剂为______(填物质的名称).
③该方案测得烧碱的纯度比理论值偏小,请分析“偏小”的原因______;______.
写出一种具体的改进措施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北京市宣武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11?昌平区二模)实验室有5种白色固体,老师让化学实验小组同学鉴别这些固体.
(1)调查研究
①5种白色固体分别是:NaOH、Na2CO3、CuSO4、Ca(OH)2和NaHCO3
②查阅资料:小组同学查阅了NaOH、Na2CO3和NaHCO3的一些性质.
性质NaOHNa2CO3NaHCO3
溶解性20℃时溶解度109g20℃时溶解度21.5g
溶解时放热
20℃时溶解度9.6g
溶解时放热
加热不分解不分解发生分解反应,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2)实验探究:同学们的探究报告如下,请你帮助完成.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第一步:在5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的5种白色固体,
分别标上A、B、C、D、E,然后依次加入一定量的水并振荡.
A、C、D的溶液为无色;B的溶液为浑浊;E的溶液呈蓝色.B是______
E是______
第二步:向上述A、C、D溶液中分别滴加无色的酚酞溶液.三支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均变红.结论:
______
第三步:依据右图装置,对A、B、C进行实验.
①加热固体AB溶液无明显现象.A是Na2CO3
②待①停止加热后,通过长颈漏斗向C溶液中加入稀盐酸C溶液中有气泡产生,B溶液中有气泡逸出并有白色沉淀生成.B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第四步:依据右图装置,对B、C进行实验.被加热的试管口有无色液滴生成,B溶液中有气泡逸出且溶液变浑浊.C是______
利用排除法得出:
D是NaOH
(3)实验反思:老师引导同学们讨论了上述实验探究过程,进行全面反思,发现实验结论仍有不确定性,不能确定的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请用物理方法继续鉴别.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
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北京市宣武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9?宣武区二模)肥田粉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其主要成份是硫酸铵(NH42SO4.现有一包标有含氮量为18.0%的肥田粉8.0g.计算肥田粉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含氮元素).(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北京市宣武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9?宣武区二模)某固体混合物的主要成分有碳酸钙和氯化钙(氯化钙不与盐酸反应).为探究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甲、乙两个小组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
(1)甲组同学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

①操作A的名称______.
②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可能______80% 或______80%(填“>”、“<”或“=”).
(2)乙组的5名同学分别在一个质量为40.00的空烧杯中加入各自称好的固体混合物,然后将质量分数不同的36.50g稀盐酸加入烧杯中,实验数据如表:(假设反应过程中各物质均没有损失)
组号烧杯及物质的总质量(g)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产生气体的质量(g)
142.002.000.44
245.005.001.10
344.009.501.32
446.009.501.98
544.006.00a
表中a=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7?北京)下列操作中,一步操作即可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1?泉港区质检)BGO是我国研制的一种闪烁的晶体材料,曾用于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著名实验.BGO是锗酸铋(化学式为Bi4Ge3O12)的简称.已知在BGO中锗(Ge)的化合价与GeO2中锗的化合价相等,则在BGO中铋(Bi)的化合价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