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09年北京市宣武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北京市宣武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mL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
烧杯中溶液的pH | 1.1 | 1.2 | 1.4 | 1.6 | 2.5 | 7.0 | 11.0 | 12.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北京市宣武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北京市宣武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北京市宣武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北京市宣武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性质 | NaOH | Na2CO3 | NaHCO3 |
溶解性 | 20℃时溶解度109g | 20℃时溶解度21.5g 溶解时放热 | 20℃时溶解度9.6g 溶解时放热 |
加热 | 不分解 | 不分解 | 发生分解反应,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第一步:在5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的5种白色固体, 分别标上A、B、C、D、E,然后依次加入一定量的水并振荡. | A、C、D的溶液为无色;B的溶液为浑浊;E的溶液呈蓝色. | B是______ E是______ | |
第二步:向上述A、C、D溶液中分别滴加无色的酚酞溶液. | 三支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均变红. | 结论: ______ | |
第三步:依据右图装置,对A、B、C进行实验. | ![]() | ||
①加热固体A | B溶液无明显现象. | A是Na2CO3 | |
②待①停止加热后,通过长颈漏斗向C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 C溶液中有气泡产生,B溶液中有气泡逸出并有白色沉淀生成. | B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
第四步:依据右图装置,对B、C进行实验. | ![]() | 被加热的试管口有无色液滴生成,B溶液中有气泡逸出且溶液变浑浊. | C是______ 利用排除法得出: D是NaOH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和结论 |
______ | 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北京市宣武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北京市宣武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组号 | 烧杯及物质的总质量(g) | 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 产生气体的质量(g) |
1 | 42.00 | 2.00 | 0.44 |
2 | 45.00 | 5.00 | 1.10 |
3 | 44.00 | 9.50 | 1.32 |
4 | 46.00 | 9.50 | 1.98 |
5 | 44.00 | 6.00 | 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