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0523  90531  90537  90541  90547  90549  90553  90559  90561  90567  90573  90577  90579  90583  90589  90591  90597  90601  90603  90607  90609  90613  90615  90617  90618  90619  90621  90622  90623  90625  90627  90631  90633  90637  90639  90643  90649  90651  90657  90661  90663  90667  90673  90679  90681  90687  90691  90693  90699  90703  90709  90717  211419 

科目: 来源:2010年广东省佛山市澜石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据《羊城晚报》报道:2006年5月10日,广州市一个存放某保险粉的化工仓库发生大火.该保险粉又称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可用于纺织工业的漂白剂、脱色剂.该保险粉为白色粉末,无味,遇少量水或暴露在潮湿空气中分解发热,引起冒烟、燃烧甚至爆炸并释放出有害气体.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保险粉的两点物理性质:、.
(2)你认为该保险粉燃烧时释放出的有毒气体可能是.
(3)该保险粉应该置于的环境下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广东省佛山市澜石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10?南沙区一模)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1)在℃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当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A>C时的温度为t,
则t的取值范围是.(用t1、t2、t3等表示)
(3)要使B物质从它的溶液中析出,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4)t3℃时,30g的水中最多可溶解A物质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广东省佛山市澜石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为了检验实验室的一瓶NaOH溶液是否变质,伟杰同学设计了2种方法进行探究,请你和他一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1、取一直洁净试管,加入少量该NaOH溶液,再加入适量的稀盐酸NaOH溶液已变质
2、取一直洁净试管,加入少量该NaOH溶液,再加入适量的
Ba(OH)2溶液
NaOH溶液已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广东省佛山市澜石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完成下表
原子
名称
质子
中子
电子
相对
原子
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广东省佛山市澜石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必须保护环境.请你举出两种保护环境的做法或措施:
(1)______;
(2)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广东省佛山市澜石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实验室内有A、B、C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它们都是课本出现的常见物质.嘉炽同学对它们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与石蕊试液作用与稀H2SO4作用与Ba(OH)2溶液作用与Fe作用
A变红不反应放热、无浑浊产生气体
B变蓝放热、无浑浊不反应不反应
C变蓝产生气体产生白色沉淀不反应
(1)请你猜测它们可能是什么溶液,并把溶质的化学式填在下面的横线上(各任写一种即可).
A______,B______,C______.
(2)写出A物质与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广东省佛山市澜石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碳酸钡、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铜和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确定它的组成,某化学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
步骤1:取少量白色粉末,加足量水溶解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步骤2:取少量由步骤1得到的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稀硝酸后,部分沉淀溶解,并有无色气体产生.
(获得结论):
(1)原白色粉末中一定没有______(写化学式),理由是______;
(2)步骤1得到的沉淀是______(写化学式);
(3)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可能是______(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广东省佛山市澜石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已知下列各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如图所示,ⅹ为气体单质,C、Y中含有钠元素,D中含有氯元素.假设每次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1)写出下列物质(属溶液的写出溶质)的化学式:
B______;Z______; Y______;C______.
(2)写出②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简要写出C物质的推理过程: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广东省佛山市澜石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1)写出图中①②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装置A中试管口稍向下倾斜的原因______;
(3)若要采用装置B时,仪器①的下端管口要______,以防止生成的气体逸出;
(4)若要采用装置C或E时,导管要插到集气瓶底部,目的是______;
(5)用加热固体甲和固体乙的混合物来制取气体丙,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
若收集丙时只能用E装置,则可推知气体丙的性质可能有______、______;
(6)分别写出实验室用B、C组合和B、D组合制取两种不同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各写1个)
①______,②______.2H2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广东省佛山市澜石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某牌子月饼盒内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脱氧剂”,它的作用是除去袋内氧气,达到食品保鲜的目的.有三位同学打开小纸袋,看到“脱氧剂”大部分是灰黑色粉末,其中混有少量的红色粉末.
提出问题:该“脱氧剂”中的灰黑色、红色粉末各是什么?
猜想:甲同学认为:灰黑色粉末为CuO、红色粉末Cu
乙同学认为:灰黑色粉末为Fe粉、红色粉末为Fe2O3
丙同学认为:灰黑色粉末为C粉、红色粉末为Fe2O3
设计方案:验证甲同学猜想的实验方案如下:

(1)请你参照上图的形式,将验证乙同学猜想的实验过程表示出来.
(2)你认为______同学的猜想较合理,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