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1273 91281 91287 91291 91297 91299 91303 91309 91311 91317 91323 91327 91329 91333 91339 91341 91347 91351 91353 91357 91359 91363 91365 91367 91368 91369 91371 91372 91373 91375 91377 91381 91383 91387 91389 91393 91399 91401 91407 91411 91413 91417 91423 91429 91431 91437 91441 91443 91449 91453 91459 91467 211419
科目:
来源:2007年江苏省扬州一中初三化学易错题专项训练:选择题部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6?广东)研究表明,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分解有催化作用.下表是不同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氯酸钾剧烈反应时的温度: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如果不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最好选用( )
氧化物 | 氧化铁 | 氧化铝 | 氧化铜 | 氧化镁 |
剧烈反应时的温度 | 490℃ | 540℃ | 350℃ | 54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江苏省扬州一中初三化学易错题专项训练:选择题部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0?烟台)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②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③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④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其中错误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江苏省扬州一中初三化学易错题专项训练:选择题部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右下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甲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某种物质直接反应生成丙.下表四组选项中,符合图中要求的是 (选项中按甲乙丙丁的顺序排列)( )
![](http://thumb.zyjl.cn/pic6/res/czhx/web/STSource/20131017162043438028193/SYS201310171620434380281065_ST/images0.png)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江苏省扬州一中初三化学易错题专项训练:选择题部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要除去氮气中混有少量H
2、CO、CO
2,得到干燥的氮气,(假设每步反应都是完全的),通过下列试剂的先后顺序中,正确的是( )
①浓硫酸②苛性钠溶液③灼热的氧化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江苏省扬州一中初三化学易错题专项训练:选择题部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江苏省扬州一中初三化学易错题专项训练:选择题部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近来有研究报告称:除去“普通水”里含有的氮气和氧气后,水的去污能力将大大增强.下列对此说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江苏省扬州一中初三化学易错题专项训练:选择题部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6?宿迁)过氧化氢(H
2O
2)是一种无色粘稠液体,易分解为水和氧气,常用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为了贮存、运输、使用的方便,工业上将过氧化氢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2Na
2CO
3?3H
2O
2),该晶体具有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双重性质.接触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失效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江苏省扬州一中初三化学易错题专项训练:选择题部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6?福州)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可能是下列中的( )
![](http://thumb.zyjl.cn/pic6/res/czhx/web/STSource/20131017162043438028193/SYS201310171620434380281070_ST/images0.png)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江苏省扬州一中初三化学易错题专项训练:选择题部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7?西城区二模)在一定条件下,置于密闭容器中的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再冷却至常温.密闭容器中只有一种气态物质的是(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江苏省扬州一中初三化学易错题专项训练:选择题部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成语、诗词话科学--对下列诗句所描述的现象中包含化学内容的解释,你认为错误的是(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