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1514  91522  91528  91532  91538  91540  91544  91550  91552  91558  91564  91568  91570  91574  91580  91582  91588  91592  91594  91598  91600  91604  91606  91608  91609  91610  91612  91613  91614  91616  91618  91622  91624  91628  91630  91634  91640  91642  91648  91652  91654  91658  91664  91670  91672  91678  91682  91684  91690  91694  91700  91708  211419 

科目: 来源:2005年各省市中考化学汇编:探究题选(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5?临沂)实验室中有失去标签的固体和液体试剂各一瓶,小明同学分别取这两种试剂各少量,放入试管中混合,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1)[提出问题]探究产生的气体为何种气体
(2)[猜想]小明猜想该气体可能是氢气,你认为还可能是(列举两种)______
(3)[设计实验方案]从你的猜想中选择一种气体,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要求答出选择了何种气体,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
(4)假如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他欲用上述两种试剂制取氢气,请你帮助他从下图中选取制取装置:发生装置为(填装置标号,下同)______,能收集氢气的装置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5年各省市中考化学汇编:探究题选(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进行“碱的性质”探究实验过程中,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向相同体积的石灰水和烧碱溶液中,同时通入CO2气体,前者变浑浊,后者未见明显现象.对此,甲组同学认为:CO2能与石灰水反应,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乙组同学认为:甲组同学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乙组同学如何用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呢?请你利用下面的实验用品帮助他们完成以下实验方案.
(1)提出假设:烧碱溶液也能与CO2发生反应.
(2)设计方案:
①制取CO2气体;
a.化学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b.请你从下图中,选出正确的发生装置(填字母)______,选择该装置的理由是______.往装置中加药品前一定要______.

②组装实验装置:(除需要烧碱溶液外)还应选择下列装置中的______.(填字母)   

③验证假设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向装有CO2 的瓶中注入少量NaOH溶液后,立即连接实验所选装置,振荡反应容器.__________提出的假设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④反思与应用:
a.本实验从反应物的角度,利用______的改变验证了反应的发生.
b.在实验室中,久置的烧碱溶液会变质,其原因是(写化学方程式)______.因此,烧碱溶液应______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5年各省市中考化学汇编:探究题选(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5?长春)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铜与稀硫酸在常温或短时间加热的条件下均不反应.那么,铜与浓硫酸能否发生反应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在常温下能反应;
猜想2:在常温下不能反应,但在加热条件下能反应;
猜想3:在加热条件下也不能反应.
[实验与事实]
操作1:将一小块铜片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浓硫酸,无明显现象;
操作2:加热该试管,铜片上有气泡生成,并闻到刺激性气味;
操作3:检验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检验方法及现象略);
操作4:立即停止加热;
操作5:将试管中的残液慢慢倒入少量水中,溶液呈蓝色
[结论与解释]
(1)由以上探究可知猜想______正确的.(填序号)
(2)经检验产生的气体是SO2,立即停止加热是为了避免产生更多的SO2
(3)铜跟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产物是SO2和CuSO4
[反思与评价]
(1)操作5中,从安全角度考虑(填“能”或“不能”)______将水倒入剩余的残液里.
(2)探究结论中对产物是SO2和CuSO4的判断是否正确______,理由是______.
[拓展与应用]根据以上探究和已掌握的知识,同学们又设计了两个利用废铜屑、硫酸为原料制取硫酸铜的实验方案.
甲方案:利用废铜屑和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制取CuSO4
乙方案:在加热条件下将废铜屑在空气中氧化成CuO,再将CuO与稀硫酸反应制取CuSO4
请你从安全、节约、环保等方面进行评价,较好的方案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5年各省市中考化学汇编:探究题选(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小红发现松软的面包、酥脆的饼干内部都有许多小孔(如图所示).为探究这个问题,她从面点师那里了解到:此类食品制作过程中加入膨松剂,碳酸氢钠就是一种常用的膨松剂.小红从超市买来一袋膨松剂(碳酸氢钠),按照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对其进行探究.
①阅读使用说明:一使用时与面粉混合均匀,加水拌和,成型后直接焙制;
②观察到样品为白色粉末状物质;
③取少量样品加入水,发现其完全溶解;
④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度pH=11;
⑤取少量样品,向其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
⑥取适量样品放人试管加热,产生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l)请你通过以上实验判断,碳酸氢钠的水溶液显______性,使面包、饼干形成小孔的气体应该是______,你猜测产生这种气体的原因有______.
(2)将少许面粉加入水中取上层液用pH试纸测量,显中性,由此你认为碳酸氢钠能使食品膨松的主要原因______.
(3)请你通过以上探究活动,总结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______.
(4)请写出你所了解的碳酸氢钠另一个用途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5年各省市中考化学汇编:探究题选(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5?山西)小明对防毒面具中活性炭的作用产生了兴趣:活性炭能否吸附人体呼出的CO2和吸进的O2?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依次写出用装置甲分别制取CO2和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H2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活中有许多宝贵的经验蕴含着化学知识,下面的做法科学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8?大庆)下列物质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5?福州)如图是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参照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铝的合金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铝的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醛(化学式为CH2O)是室内装潢时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