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2585  92593  92599  92603  92609  92611  92615  92621  92623  92629  92635  92639  92641  92645  92651  92653  92659  92663  92665  92669  92671  92675  92677  92679  92680  92681  92683  92684  92685  92687  92689  92693  92695  92699  92701  92705  92711  92713  92719  92723  92725  92729  92735  92741  92743  92749  92753  92755  92761  92765  92771  92779  211419 

科目: 来源:2005年上海市中考化学试卷(课改区)(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05?上海)物质的用途一般都与物质的性质密切相关.某同学根据此规律进行归纳、整理,请你帮助他补充填空:
物质性质→用途
  活性炭吸附性→作净水剂
盐酸酸性→除铁锈
物质性质→用途
氢气①→填充升空气球
一氧化碳②→冶炼金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5年上海市中考化学试卷(课改区)(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05?上海)酚酞溶液是实验常用的指示剂,通常把酚酞固体溶解在90%的酒精溶液中配制而成.
(1)取1g酚酞固体配制成1 000g酚酞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酚酞的质量分数(质量百分比浓度)为.
(2)将2-3滴该酚酞溶液滴入2mL NaOH的稀溶液中,溶液呈色.
(3)在上述有色溶液中,滴加足量(填试剂名称),又可以得到无色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5年上海市中考化学试卷(课改区)(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5?上海)为了除去氯化钠样品中的碳酸钠杂质,兴趣小组最初设计了如下的方案并进行实验.

(1)写出沉淀A的化学式______.
(2)加入CaCl2溶液后,分离除去沉淀A的实验操作方法是______.
(3)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此方案很容易引入新的杂质,请写出固体物质B的成分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同学继续探究后又提出新的方案:将混合物溶解,若滴加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则既能除去Na2CO3杂质,又能有效地防止新杂质的引入.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5年上海市中考化学试卷(课改区)(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5?上海)实验小组用下图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  验  步  骤简     答
第一步:称取3g氯酸钾与少量二氧化锰混合后放入装置①的试管中,点燃酒精灯.装置①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第二步:加热试管一段时间后,用橡皮管连接a、b.刚开始加热时,排出的气体不宜立即收集,原因是______.
第三步:当装置②中水面不再下降,断开a、b,移去酒精灯,将装置②中的集气瓶密封,并贴上标签备用.
[此处不填]
第四步:读取量筒里水的体积数并记录.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液体凹液面的______保持水平.
在理解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请你归纳本实验的目的:(不超过20个字)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5年上海市中考化学试卷(课改区)(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5?上海)(1)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元素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______.
A、 B、 C、 D、
(2)从上述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盐类化合物,其化学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5年上海市中考化学试卷(课改区)(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5?上海)为了研究从长期使用的热水瓶中倒出的片状固体(水垢)的成分,学生进行以下探究:
操     作现   象结   论




水垢变白、变疏松(此处不填)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水垢分解产物中有______(写化学式)




固体部分溶解,测得PH约为12该滤液呈______性
根据上述探究,估计此水垢的成分中含有______(写物质名称).
写出实验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Ca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5年上海市中考化学试卷(课改区)(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5?上海)(选作题)为测定某硝酸银溶液中硝酸银的含量,取20g 溶液于烧杯中,加入5.5g盐酸(足量)使溶液中的硝酸银完全反应,将产生的白色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为2.87g.求:
(1)上述20g溶液中AgNO3的质量.
(2)在实验操作中,通常是通过量取液体的体积来取用一定量的液体.查得上述盐酸在实验条件下的密度为1.1g/mL,则在本实验中所用的5.5g 盐酸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5年上海市中考化学试卷(课改区)(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5?上海)生活中的许多物质不一定都是中性的,请判断下列液体在常温下PH大于7的是______
A、石灰水         B、食醋          C、食盐水          D、橘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5年上海市中考化学试卷(课改区)(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5?上海)被称为“生命之源”的水(H2O)和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双氧水(H2O2),都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通常情况下均为无色液体.在化学实验开放日,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下面的方法鉴别水和双氧水两瓶无色液体,请填写有关内容: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将等体积的两种无色液体分别加入A、B两个试管中.
②分别向A、B两试管中同时加入等质量(少量)的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B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A试管中的无色液体是:
______;
B试管中的无色液体是:
______;
(1)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H2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5年上海市中考化学试卷(课改区)(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5?上海)在我国推广使用“清洁燃料”的过程中,2005年5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学宣布:我国首台使用二甲醚为燃料的城市客车问世,这将有效地解决公交车冒黑烟的问题.
(1)已知二甲醚的化学式为C2H6O,二甲醚的摩尔质量是______g/mol,1mol二甲醚分子中含有______ 个氧原子.
(2)二甲醚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完成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6O+3O2______;2mol二甲醚完全燃烧时需要______mol氧气.
(3)从上述反应可见,二甲醚和天然气一样属于______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