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2825  92833  92839  92843  92849  92851  92855  92861  92863  92869  92875  92879  92881  92885  92891  92893  92899  92903  92905  92909  92911  92915  92917  92919  92920  92921  92923  92924  92925  92927  92929  92933  92935  92939  92941  92945  92951  92953  92959  92963  92965  92969  92975  92981  92983  92989  92993  92995  93001  93005  93011  93019  211419 

科目: 来源:2009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9?北京)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9?北京)某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 )
选项ABCD
实验
目的
除去氢氧化钠
中少量碳酸钠
清洗铁制品
表面的铁锈
鉴别氯化钠
溶液和稀盐酸
检验一氧化碳中是否混有少量二氧化碳
方案1加水溶解加适量稀盐酸加锌粒点燃
方案2加稀硫酸用水洗涤加石蕊试液通入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09?北京)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青少年成长需要充足的蛋白质和钙.这里的“钙”是指(填“分子”或“元素”).下列食品中,能提供丰富蛋白质的是(填字母序号).

(2)将浑浊的河水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用此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我市也属于缺水地区,应大力提倡节约用水,请你写出一种节水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09?北京)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相关的问题.
(1)煤、和常成为化石燃料.
(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
(3)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为减少它的排放,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物质.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A、甲醇CH4O                    B、甲酸CH2O2
C、乙醇C2H6O                    D、乙酸C2H4O2
(5)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是.
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09?北京)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1个B分子中含有个原子.
(2)A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3)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填图中字母).
(4)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5)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计算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09?北京)铜和铁是生产、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金属.
(1)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铁生锈的条件是;铜表面也容易生成绿色铜绿,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其组成元素有种.
(3)老师用生锈的铜片,铁粉和稀硫酸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①紫红色固体C的化学式为;
②写出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09?北京)甲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请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
(1)若甲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一种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甲在常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位置是.
(2)若甲是一种红色的氧化物,能溶于稀盐酸,得到黄色溶液,则甲的化学式为.
(3)若甲既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X,又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Y,且X与Y能反应.则甲的化学式可能是(写出一种既可),X与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甲能与水反应,将少量甲加到饱和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甲一定是二氧化碳
B、反应后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少
C、反应前后溶剂的质量保持不变
D、反应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9?北京)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标“a”的仪器名称是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C或______.
(3)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各程式为______.该装置还可用于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H2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9?北京)小刚和小丽两位同学用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能发生反应.
(1)小刚关闭K,通入二氧化碳,A、B中均无明显变化.B中盛放______溶液.
(2)小刚关闭K,继续通入二氧化碳,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此步实验目的是______.
小丽认为: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因此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3)小丽用洗涤干净的上述装置重新实验,分别量取50ml上述溶液放入A、B中,关闭K,通入约500ml二氧化碳,A、B中均无明显变化.此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9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9?北京)某校化学小组同学从家里带来食盐、水垢、纯碱、淀粉和洗衣粉5种物质.老师从中取出3种物质,研磨混合均匀(如图
所示),让同学们检验其成分.他们在查阅资料后,用5种已知物质的性质实验作参照,探究未知粉末的成分.

(1)小组同学用5种已知物做性质实验

5种已知物的实验记录
实验过程部分实验现象
实验1:加水溶解
取样,分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
淀粉、水垢:均有白色混浊,试管底部都有不溶物
洗衣粉:溶解,有洗涤剂泡沫浮于液面
实验2:加酚酞溶液
向实验1所得液体中分别滴入2滴无色酚酞溶液
洗衣粉,纯碱:液体呈红色
其余物质:均无明显变化
实验3:加稀盐酸
另取样品,分别加入2ml稀盐酸
洗衣粉:有洗涤剂泡沫浮于液面
水垢:有大量气体逸出
食盐、淀粉:均有气体产生
实验4:加碘水
另取样品,分别滴入2滴碘水
淀粉:变蓝
其余物质:均不变蓝
根据上述实验记录回答:
①该洗衣粉溶液PH______7(填“>”、“<”或“=”)
②写出纯碱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小组同学用未知粉末重复上述实验进行成分探究.
未知粉末的实验记录:
实验1
加水溶解
实验2
加酚酞溶液
实验3
加稀盐酸
实验4
加碘水
未知粉末
实验现象
白色浑浊,试管底部有不溶物,有洗涤泡沫浮于液面液体呈红色有大量气体逸出
变蓝
参照5种已知物质的性质实验,分析未知粉末的成分.
未知粉末中一定含有的两种物质是______和______,还含有的______或______,请你设计检验第三种物质的实验方案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