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连云港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
D.夏天鱼池内需要增氧,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连云港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金属X置于氧化铝溶液中,X表面没有固体析出;而将其置于硝酸银溶液中,会发生反应:X+2AgNO3=X(NO3)2+2Ag。由此可判断X、Al、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A.Al>Ag>X B. Ag>X>Al C. Al>X>Ag D. X>Al>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连云港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粒子的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
B.该粒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C.该粒子是一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D.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连云港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实验室中利用下图装置,可以进行的实验是
①用过氧化氢溶液与MnO2制取氧气
②用KMnO4固体制取氧气
③用KClO3与MnO2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④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A.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连云港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2Fe+3O2 点燃 2Fe2O3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2Fe+3CO2
C.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红磷验证质量守恒定律:2P+O2 点燃 P2O5
D.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CO2+Ca(OH)2=CaCO3↓+H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连云港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以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和纯毛织物
B.人体为了补钙,可以长期饮用含钙较多的硬水
C.公园里大理石雕像被腐蚀,这是“温室效应”所致
D.将洗涤剂滴入少量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中,振荡后静置,不分层,说明植物油可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连云港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由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丙可能依次为Fe、NaOH、CO2
B.丙物质只能是氧化物或盐
C.当乙为NaOH时,它可由Ca(OH)2与Na2CO3反应生成
D.当甲为一种碱时,它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可能产生两种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连云港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1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曲线,图2是盛水的烧杯中放着t2℃下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根据图像和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
B.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从t2℃降至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从t2℃降至t1℃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向烧杯的水中加NaOH固体后,只有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D.向烧杯的水加NH4NO3固体后,只有盛放甲溶液的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连云港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小亮同学在实验室中制取CO2气体后,对废液进行后续探究,他向一定质量的含CaCl2和HCl的废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溶液的PH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b→c段表示生成气体的过程
B.图1中b点的值为106
C.咊1中c时,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
D.图1中o→a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2中d→h段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连云港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用适当的化学用 语填空:
(1)2个氧分子: (2) 镁离子:
(3)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 (4)常见的钾肥: (任写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