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4186  94194  94200  94204  94210  94212  94216  94222  94224  94230  94236  94240  94242  94246  94252  94254  94260  94264  94266  94270  94272  94276  94278  94280  94281  94282  94284  94285  94286  94288  94290  94294  94296  94300  94302  94306  94312  94314  94320  94324  94326  94330  94336  94342  94344  94350  94354  94356  94362  94366  94372  94380  211419 

科目: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济宁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分离、除杂、提纯和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面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实验内容                                                          实验设计

A      除去H2中少量水蒸气、HCl                         先通过浓H2SO4,再通过NaOH溶液

B      提纯久置变质的NaOH溶液                        加入足量C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C      验证某溶液为稀盐酸                                     先测溶液的pH﹤7,再加入锌粒

D      分离CO2、CO混合物                                    先用NaOH溶液吸收掉CO2分离出CO,再向该NaOH溶液加足量稀盐酸“释放”出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济宁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同学为探究镁、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设计如下实验流程:

依据该流程设计,下面对物质①、②的选择合理的是

A. ①稀硫酸  ②硫酸铜    B. ①稀盐酸  ②硫酸锌

C. ①稀盐酸  ②硫酸亚铁  D. ①稀硫酸  ②氯化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济宁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实验废液中可能含有离子K+、Mg2+、Cl-、Ba2+、SO42-、CO32-中的几种,为确定可能含有的离子,兴趣小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①取一份废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无变化;

②另取一份废液,加入氢氧化钾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

分析上面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 只含有Mg2+、SO42-

B. 一定含有K+、Mg2+、Cl-、SO42-

C. 一定含有Mg2+、SO42-,可能含有Cl-、K+

D. 一定含有Cl-、K+,可能含有Mg2+、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济宁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下面是几种常见粒子的符号和示意图,读识符号和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用符号或化学式表示,多个答案必须选全):

⑴属于原子的有                

⑵属于离子的有                

⑶由原子构成的分子有                

⑷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济宁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日常生活中的不少用品与水银有关,体温计就是其中之一。小明偶患感冒,量体温时不小心将体温计滑落摔碎,地面上散落许多水银珠。小明就想:水银有毒吗?怎样清理?经网络搜寻,小明获取以下有关水银的资料:

   

水银学名为汞(Hg),常温下是银白色液体,密度大,易蒸发且吸附性特别好,不溶于水,汞及汞的大多数化合物有毒。汞在化合物中常表现为+2价,能与硫反应生成不易溶于水的无毒物质——硫化汞。

依据以上信息和小明的做法,完成下面问题:

⑴小明关掉室内所有热源,开窗通风,这样做的目的是              

⑵小明戴上手套以避免          ,用小勺把水银收集到盛有          的玻璃瓶中,送交实验室。

⑶最后,小明又向不易收集的细小水银珠上布撒硫磺粉降低危害,他的依据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济宁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某实验小组探究酸的化学性质,在做盐酸除铁锈的实验时发现:

⑴将带锈铁钉放入试管后加入稀盐酸,看到铁锈消失,溶液呈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待铁锈消失后又看到     

               现象。

⑵课后清洗仪器时,一同学发现试管中的黄色溶液变成浅绿色,表明此时的溶液已变为              溶液。这是由于过量的铁继续与黄色溶液的主要成分反应造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济宁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推断题

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三种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以下实验:

分析实验过程,回答:

⑴白色粉末中一定有           ,一定没有             

⑵白色粉末三种成分的可能组合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济宁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早期食品长期保存的方法主要是烟熏和盐腌。随着社会发展,保存的措施越来越多,大家熟悉的有:充填气体、放置干燥剂、脱氧剂和添加防腐剂等。下面是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保存方法,其中,通过隔绝空气这一措施保存的是

①市售榨菜丝用真空袋包装

②火腿肠制作中添加防腐剂山梨酸钾

③蔬菜用保鲜膜密封后存放在冰箱内

④月饼包装袋中附有抗氧剂“铁粉”包

⑤膨化食品用填充氮气的塑料袋包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济宁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⑴实验室中,我们通常使用下面三种方法来制取氧气;

2H2O22H2O+O2

2KClO32KCl+3O2

2KMnO4K2MnO4+MnO2+O2

下图是气体制备时的常用装置:

根据你对上述内容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C的名称是        

②一般采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理由是           

③采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④采用氯酸钾制得的氧气有刺激性气味,是因为氯酸钾分解时会产生少量的氯气。可利用          (填序号)装置,并向其中加入         溶液除去;

⑤三种制氧方法中都出现二氧化锰,他们的作用有何不同?                

信息提供:

氯气有毒,会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伤害,症状严重时会致人死亡,少量氯气可通过碱溶液除去。

⑵苏打水是碳酸氢钠(NaHCO3)的水溶液,有弱碱性。医学上外用可消毒杀菌,饮用可改变酸性体质,保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下图是某品牌苏打水的图片和配料表,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①根据配料表可以发现:苏打水成分中的无机物有           ,有机物有             (每空至少填写两种物质);

②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该品牌苏打水含有碳酸氢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化学反应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济宁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熟话说“酒是陈的香”。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把酒密封好埋在地下窖藏几年后,其中的乙醇就和白酒中少量的乙酸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具有浓郁果香味、名叫乙酸乙酯(CH3COOC2H5)的物质。上述反应速度较慢,因此,窖藏时间越长,乙酸乙酯含量越多,酒就越醇香。

阅读上面的信息后回答:

⑴乙酸乙酯分子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                    

⑵乙酸乙酯中               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