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分析推理是化学常用的一种学习方珐。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但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
B.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一定是碱
C.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O2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所以CO2是酸
D.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所以灭火也一定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除去混合物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混合物 思路方法 选用物质
A.CO(CO2) 吸收 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B.CaCl2(HCl) 转化、过滤 过量的碳酸钙
C.HCl(BaCl2) 沉淀、过滤 过量的硫酸铜溶液
D.FeSO4(CuSO4) 置换、过滤 过量的铁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50℃时,把50 g A放入50 g水中能形成75 g A的饱和溶液
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将至20℃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C=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小明为探究金属与盐的反应,将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M的粉末放入AgNO3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发现,溶液呈现无色,溶液底部有少量固体粉末;过滤后在滤渣和滤液中分别加入适量稀盐酸,滤渣中有无色气体产生,滤液中无沉淀产生。结合实际现象判断,小明得出的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A.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
B.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单质M
C.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
D.加入的金属M可能是单质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分类是研究物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但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请按照物质用途、组成两种分类标准,将下列物质:①甲烷 ②铁 ③碳酸氢铵 ④水 ⑤硫酸 ⑥氢氧化钠,按要求的顺序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中(每种物质只能选填一次,只填写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从微观视角看物质的变化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面三幅示意图分别表示生成氯化钠的不同化学反应。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图1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1可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 (填字母序号)有密切关系。
A.最外层电子数 B.内层电子数 C.电子层数
(2)图2描述了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图中A、B、C处应填入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依次为 。
(3)图3表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今年,广州“镉大米”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环境污染问题的思考。小明同学查阅了镉的相关信息:①镉元素位于第五周期ⅡB族。②镉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熔点320.9℃,沸点765℃,密度8.64g/cm3,有韧性和延展性;镉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并失去金属光泽;镉可溶于酸,但不溶于碱。③镉对人体十分有害,摄入过量镉污染的食品和水,会引起肺和肾脏疾病。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的相关信息,下列对镉元素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镉属于金属元素 B.一个镉原子中有48个质子
C.镉原子示意图中X=18 D.镉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g
(2)归纳镉单质的化学性质 ;
(3)“镉大米”主要出现在河水、土壤遭到镉污染的地区,消除“镉大米”需要从源头治理。目前河水治理的方法是:把适量Na2CO3投入被Cd2+污染的河水中,形成CdCO3沉淀,以降低河水中Cd2+的浓度。
①若某河段主要含有氯化镉,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25℃时,CdCO3的溶解度为2.8×10-6g,则1L河水中含Cd2+的质量为 mg(河水密度为1.0g/cm3,计算结果精确到0.001mg)。国家要求水中Cd2+的含量的标准≦0.005mg/L,用Na2CO3处理的河水 (填“是”或“否”)达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推断题
下图是初中化学一些常见物质之间转化的关系图(有些反应条件已省略)。其中,A、B、X、Y均为无色气体,E、F为常见金属。已知高温下CO能与多种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金属和CO2。请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的化学式为 ;
(2)蓝色溶液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黑色固体甲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徑。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A实验中,烧杯③的作用是 。
(2)B实验中,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是 ;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 。
(3)C实验中,若要除去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其正确操作步骤为 (填序号),步骤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配制50 gl6%的氯化钠溶液,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小”或“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