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3届甘肃省镇原县九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6分)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
(2)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②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
(3)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
①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分)
②将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甘肃省镇原县九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4分)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黄金饰品 B.铝蒸锅 C.铜导线
(2)铁制品在沙漠地区不易锈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甘肃省镇原县九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4分)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2个硅原子 ; (2)保持甲烷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3)硝酸亚铁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 ;(4)标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甘肃省镇原县九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7分)2012年1月,广西河池宜州市境内龙江河发生了镉浓度超标事件。根据该事件某化学活动小组开展了一次关于金属镉与铜、银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及镉污染事故处理方法的研讨活动。
查阅资料:①镉(Cd)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在化合物中通常表现为+2价 ②水体中镉元素通常以氯化镉的形式存在 ③氯化镉能溶于水,氢氧化镉难溶于水
(一)金属镉与铜、银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适量镉、铜、银于试管中,加入足量 |
镉表面有气泡产生,铜、银表面无气泡产生 |
镉的活动性顺序大于铜与银 |
取适量铜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 |
, 。 |
铜的活动性顺序大于银 |
实验结论:活动性顺序:镉>铜>银
(二)对镉污染事故处理方法的讨论
小聪认为可用向受污染河段抛撒过量烧碱固体的方法除去氯化镉,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小敏认为该方案虽然有效,但有缺陷,原因是 。受小聪与小敏启发,你认为可以用 (写俗称)代替烧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甘肃省镇原县九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16分)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F G H
(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利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最佳时刻是 。用收集到的氧气完成硫粉燃烧实验后,还需向集气瓶内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 (从A——E中选择),使用该套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 ,该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若改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端进入。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欲使个G、H装置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 (用端口字母表示)。
(4)将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蒸馏水的洗气瓶一段时间后,测得该装置中溶液的pH、
(填“>”、“<”或“=”)7,对该现象的合理解释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甘肃省镇原县九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4分)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1)A实验中集气瓶内预先装少量水的目的是 。
(2)B实验中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是 (只写一个)。
(3)C实验中该操作将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D实验中待 时,应停止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甘肃省镇原县九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4分)2011年12月,网上报道某公司非法使用草甘膦转基因大豆。草甘膦(化学式为C3H8NO5P)是一种有机磷除草剂,白色结晶,易溶于水、乙醇等,不可燃,常温下稳定。计算:
(1)草甘膦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草甘膦中磷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3)33.8克草甘膦中含有多少克磷元素?(写出计算步骤,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甘肃省镇原县九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取10克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60克稀硫酸分六次加入烧杯中,俊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第六次 |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9.35 |
8.7 |
8.05 |
7.4 |
6.75 |
6.75 |
(1)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步骤,下同)
(2)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安徽省安庆市十八校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磨杵成针 B.死灰复燃 C.木已成舟 D.积土成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安徽省安庆市十八校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且和水发生反应生成酸,在我国酸雨的类型主要是硫酸型酸雨.下列收集SO2的装置中合理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