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初三第一学期阶段性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科学家中通过实验研究空气组成的是
A.道尔顿 B.门捷列夫 C.拉瓦锡 D.阿伏加德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初三第一学期阶段性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二氧化锰可使氯酸钾产生更多的氧气
B.液态空气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氮气和氧气
C.为了便于运输,把氧气溶于水制成液氧并贮存于蓝色钢瓶中
D.二氧化锰可使过氧化氢溶液在不需要加热的条件下迅速产生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初三第一学期阶段性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中,二氧化锰是
A.氧化剂 B.催化剂 C.反应物 D.生成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初三第一学期阶段性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B.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C.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鱼、虾可在水中生存,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初三第一学期阶段性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为了节约药品,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
B.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或尝药品
C.为了能看到标签,倾倒试液时,标签不能向着手心
D.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初三第一学期阶段性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的运动
C.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
D.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初三第一学期阶段性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倾倒液体 D.加热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初三第一学期阶段性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最便捷的扑灭方法是
A.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B.用泥沙扑灭 C.用湿抹布盖灭 D.用水冲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