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4722  94730  94736  94740  94746  94748  94752  94758  94760  94766  94772  94776  94778  94782  94788  94790  94796  94800  94802  94806  94808  94812  94814  94816  94817  94818  94820  94821  94822  94824  94826  94830  94832  94836  94838  94842  94848  94850  94856  94860  94862  94866  94872  94878  94880  94886  94890  94892  94898  94902  94908  94916  211419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下图为哈药集团制药六厂生产的“新盖中盖牌”高钙片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维生素D种类较多,其中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试计算维生素D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维生素D2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计算高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根据你对补钙产品的调查和已有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物质可作为补钙品直接服用的是         (填字母)。 A.氧化钙    B.氢氧化钙    C.葡萄糖酸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镁带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其固体质量变化可用图一表示,则:M2与M1质量差表示的质量是    (填序号)

A.生成MgO的质量;        B.Mg的质量;

C.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     D.多余的O2的质量。

(2)小凤又在一本参考书上发现,镁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于是她做了这个实验(如图三),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粉末和一种黑色粉末。根据上述现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这个实验还引发了我们对过去某些知识的反思,从而有了新的发现,你认为新的发现是                 (填序号):

A.在一定的条件下,二氧化碳也能支持燃烧;

B.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C.燃烧不一定需要有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推断题

自然界中存在着氧循环、碳循环、水循环等。如下图所示,其中A、B、C就是这些循环中的一种化合物的三种自然状态,A为密度最大时的状态。D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地、或缓慢地氧化反应。G是紫红色固体,加热时生成D和另二种固体, 其中一种可作F 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C为分子间间隔最大时的状态,写出B物质的名称             和化学式              

②写出F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A生成D和E的化学方程式___         ______。

③写出E物质的一种化学性质________     __其反应现象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请阅读以下摘自今年的《扬州日报》,与化学关系密切的信息,并填空.

[资讯1]据市环境监测站专家分析:5月4日至7日,由于阳光灿烂,臭氧( O3)也出来“作怪”,连续四天的日平均浓度也均超标.臭氧在常温常压下是淡蓝色气体,稳定性极差,可自行分解为氧气。臭氧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可刺激呼吸道。大气中臭氧浓度超标的原因是:在静风条件下强烈的阳光就成为氮氧化物的催化剂,从而推高了臭氧浓度,形成污染。

(1)臭氧“自行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氮氧化物假定为二氧化氮,强光条件下促使其分解产生了O3和N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资讯2]吴江某公司研发的一层看似普通的白色薄膜,却有超高防水透气、阻燃、抗菌和耐腐蚀的神奇功能…这种膜的专业术语叫聚四氟乙烯纳米微孔薄膜,由聚四氟乙烯树脂经特殊设备和工艺制作而成,该树脂是一种超高分子量材料.

(2)制作这种薄膜的聚四氟乙烯树脂[(CF2CF2)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08,其n值等于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初步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①               ,②                     

(2)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可选用       (写一种即可),取用KMnO4药品时,应选用仪器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注射器C可用于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步骤如下:

①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               处。

②将注射器C连接到装置E的导管口处。

③缓慢拉动注射器C的活塞,观察到                ,表示装置E的气密性良好。

(4)实验室用装置E制取CO2时,如用注射器C替换长颈漏斗,优点是                

(5)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反应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编号)请写出氨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在学校的国庆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军对此很感兴趣,于是,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 ① 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 

② 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

[设计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⑴ 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⑵ 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⑴ 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军认为不可能。

小军的依据是:                                                            

为了证实小军的看法,请你帮助设计一个证明Na2CO3不存在的实验。从资料中查阅知道:Na2CO3与稀盐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反应后试管中的剩余物加适量的稀盐酸,并将可能产生的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若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无此现象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⑵ 小军从资料中查阅知道:若向含有OH的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就会出现红色。于是他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剩余物中含有           (写物质名称或化学式)。

[表达]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来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的相关性质,实验步骤如下:

Ⅰ.取一个三通管(三个管口都未密封,与空气相通),在三通管的上部和下部各放一张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遇到酸性物质会变红)。然后将它与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连接。(如图1,整套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Ⅱ.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石灰石与稀盐酸接触,观察到相关现象后,停止实验。

Ⅲ.取下图1中的三通管,把贴有试纸B的那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如图2),

观察实验现象。

注:整个实验中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水分和HCl气体的挥发,且图1中产生的气流较缓慢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Ⅱ步骤中三通管内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__;由此说明二氧化碳气体具有            的性质。

(2)实验Ⅲ步骤中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__;

(3)若不改变图1的实验装置,还要验证二氧化碳气体具有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需要补充的实验是                    __。

(4)取12g石灰石样品放入盛有105.4g稀盐酸溶液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且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水分和HCl气体的挥发)

 

反应前

反应后

实验

数据

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

150 g

12 g

157.6 g

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__g。

②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__(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河南省息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加热使石蜡熔化                        B.用木材制家具

C.用粮食酿酒                           D.用玉石雕刻印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河南省息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O2               B.MnO2             C.CO2              D.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河南省息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取用固体粉末     D.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