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天津市河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按要求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酒精充分燃烧 ;
(2)实验室制取氢气 ;
(3)检验CO中是否混有少量的C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天津市河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
(1)人们习惯上把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统称为“五金”,在“五金”顺序中把一种金属的位置移到最后 ,则正好符合某种化学规律 。这种金属和该化学规律分别是 、 。
(2)铝、铁、铜是我们生产生活中使用比较广泛的金属。
以上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填序号)。
(3)铜和铁一样也容易生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 (填化学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4)向铜锈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固体逐渐溶解,得到蓝色硫酸铜溶液,从蓝色溶液中回收铜的过程如下:
①操作a的名称 。
②证明N过量选用的试剂是 。
③向蓝色溶液加入过量铁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回收锈蚀钢重新冶炼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写出用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还原锈蚀钢铁(主要成分是Fe2O3)的化学方程式 。
某炼铁厂现用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2%的生铁的质量是________t(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天津市河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水蒸气能点燃火柴吗?做如图所示实验,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通过加热的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铜管口处,火柴被加热;迅速从水蒸气中移开,火柴燃着了。
(1)M处水蒸气对点燃火柴所起的作用是: 。
(2)火柴为什么移离水蒸气才能燃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天津市河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欲配制18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硝酸铵,实验操作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量取所需要的水应选择 (选填“50mL”、“100mL”或“200mL”)量筒。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硝酸铵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选填序号)
A.增加适量硝酸铵固体 B.减少适量硝酸铵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3)将硝酸铵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要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
(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 。
(5)在做⑤操作时,烧杯的温度 (选填“升高”或“降低”)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天津市河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下图为实验室制备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①的仪器名称 。
(2)我们知道有两种气体在实验室可以采用上图装置进行制取,请写出这两个制备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 。
这两种气体可采用相同的收集方法是 。
(3)请选择上述两种气体的一种进行验满的实验,其方法是 。
(4)上述两种气体中有一种可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检验这个反应确实发生方法是 。
(5)诺贝尔奖得主穆拉德教授在《神奇的一氧化氮》书中提出:“人体中99.9%的疾病与一氧化氮有关”。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常温下极易与氧气反应,现在实验室中要收集一瓶制备的一氧化氮,选用的装置是 (选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天津市河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小强同学分别取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大小、形状都相同的某种金属X、Al、Cu 进行实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
|
Al |
X |
Cu |
现象 |
开始时 |
几乎无气泡产生 |
产生气泡速律慢 |
无气泡产生 |
一段时间后 |
产生气泡速律快 |
产生气泡速律慢 |
无气泡产生 |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铝表面几乎无气泡产生的原因是 。
(2)Cu表面始终无气泡产生的原因是 。
(3)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4)如果金属X的活动性比铁弱,且金属X与稀盐酸反应后生成易溶于水的XCl2。向只含有XCl2、CuCl2两种溶质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天津市河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汽车、电动车一般使用铅酸蓄电池。某铅酸蓄电池用的是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稀硫酸,若用1L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该硫酸时,需要蒸馏水(密度为1g/cm3)的体积为 L,配得的稀硫酸的质量为 kg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天津市河西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如右图所示,有人制作了一个家庭制氧装置。该制氧装置由2个可乐瓶、2根软管连接而成。制氧时,先在甲瓶中加入20 g的水,再往甲瓶中加入157 g过氧碳酸钠(化学式为2Na2CO3·3H2O2,相对分子质量为314)和少量二氧化锰,产生的气体通过软管从乙瓶导出,即可供人吸氧。在甲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1)这包总质量为157 g的过氧碳酸钠完全反应,理论上可
生成多少克氧气? 多少克H2O?
(2)完全反应后,甲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天津市红桥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化学在开发可替代能源、保护环境等方面起到主要作用。下列措施,不利于节能减排和改善环境的是
A.开发太阳能、风能 B.推行“限塑令”
C.推广乙醇汽油 D.焚烧秸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天津市红桥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浓盐酸冒白雾 B.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C.用活性炭吸附杂质 D.氢氧化钠长期露置在空气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