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5885  95893  95899  95903  95909  95911  95915  95921  95923  95929  95935  95939  95941  95945  95951  95953  95959  95963  95965  95969  95971  95975  95977  95979  95980  95981  95983  95984  95985  95987  95989  95993  95995  95999  96001  96005  96011  96013  96019  96023  96025  96029  96035  96041  96043  96049  96053  96055  96061  96065  96071  96079  211419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北省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向试管内装入某种药品,操作方法如下:先把试管横放,药品放在试管口后,再让试管慢慢立起,由此可知向试管内装入的药品是

A.固体粉末   B.块状固体   C.液体   D.可能是块状固体或粉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北省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时,试管中剩余的物质属于

A.纯净物        B.混合物      C.气体      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北省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在充满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后,瓶中气体明显变少的是

A.硫磺      B.木炭      C.红磷       D.铁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北省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能鉴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方法是

A.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  B.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C.闻气味             D.分别观察颜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北省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B.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糖和水混合制成糖水是化合反应  

D.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与是否有氧气参加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北省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量   B.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C.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     D.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北省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8分)小鹤同学在学习化学时,总是把一些知识进行对比归纳,他对接触到的一些化学物质: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锰、氯酸钾、高锰酸钾、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稀有气体、过氧化氢溶液等进行了分析,请你也参与他的比较,把下列符合题意要求的物质填写在横线上:  

(1)通常用作保护气和通电时发出有色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色固体物质有:______________  (3)黑色固体物质有:______________

(4)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刺激性气味且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反应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上述物质中能用于制取氧气,且其反应具备绿色化学的某些特点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北省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8分)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五氧化二磷不能随便排放在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 mL空气,如图。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  

         

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    )mL。

(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 (    )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 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是(      )  (写出其中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北省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8分) 通过化学学习,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如:A.电解水 B.分离空气    C.加热高锰酸钾  D.分解过氧化氢  E.                          

(1)相信你在E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2)若用下图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                             其理由是                                 ,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下:

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甲”或“乙”);若用丙装置以排空气法收集生成的氧气,气体应从      (选填“a”或“b”)端导入,验满的做法是                                                  

【解析】(1)制取氧气的方法还有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2)为防止水倒流入试管,引起试管的炸裂,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加热过程中高锰酸钾颗粒进入水中,使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色.

(3)注射器可控制注入双氧水的速度,即可控制反应速率使气流产生的平稳,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气体应该从b端进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北省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8分)甲、乙是两个实验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所发生的二个反应有共同点:集气瓶底部预先均装有少量水。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甲中                                            

乙中                                            

(2)通过比较,发现它们还有许多相似之处,请你写出其中两点: 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