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2年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外国语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5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镁与水的反应,设计如下实验:
步骤1:将镁条用砂纸打磨至光亮,分成两等份.
步骤2:将一份光亮的镁条置于冷水中,几乎没有观察到任何现象.
步骤3:将另一份光亮的镁条置于热水中,观察到有均匀的气泡产生.
(1)将镁条用砂纸打磨至光亮的目的是 .
(2)步骤2中没有观察到任何现象,不能说明镁条与冷水不反应,请举出学习过的一个实例
说明: .
经查阅资料:活泼金属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和氢气,如果金属活动性越强,生成的碱就越强.某同学就向步骤2的烧杯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到镁条的表面有明显的红色出现,但是红色较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于Mg(OH)2难溶于水,因此形成的溶液碱性较弱.
(3)步骤2和3对比可知,影响镁与水的反应速率的一个条件是 ,
为检验生成的气体是氢气,可以采用的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年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外国语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6分)实验室选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气体,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装置B还可用于制取的气体是 .
(3)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混合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甲烷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 (填序号).用装置C收集气体前,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的操作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年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外国语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7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加热铜与浓硫酸的混合物实验时,发现生成了一种无
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和蓝色溶液,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①某些不活泼的金属(如铜)能与一些强氧化性的酸(如浓硫酸)发生反应,生成
而不生成氢气,同时生成二氧化硫和铜盐.②硫酸铜溶于水后,溶液呈酸性.
[知识回顾]铜、银_______(能、不能)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分析讨论]⑴对于生成的蓝色溶液,小东认为可能是Cu(NO3)2溶液,小楠认为不可能
Cu(NO3)2溶液,而可能是硫酸铜溶液,小楠的理由是 .
⑵写出铜与浓硫酸共热的化学方程式 .
⑶小东根据化学方程式说,该方法适用于以铜为原料大量制取硫酸铜,小田认为不适宜,你能说出小田的一个理由吗 .
[提出问题]上述蓝色溶液中有无硫酸剩余?
[实验论证]小坤认为可向蓝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有无沉淀产生,经大家讨论后
该方案被否定,你觉得否定该方案的理由是 .
[反思评价]⑴有同学提问:为什么不可以用石蕊试液来进行检验?你的回答是 .
⑵同学们发现:将足量的铜和足量的浓硫酸置于容器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反应会逐渐变慢,最后反应停止,你能说出反应停止的原因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年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外国语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5分)工业上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钠杂质.现称取只含氯化钠杂质的纯碱样品11g,全部溶解在50g水中,当加入稀盐酸64.4g时,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21g.试求:[(2)和(3)须写出计算过程]
(1)反应放出的CO2的质量为 g.
(2)该纯碱样品的纯度(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1)(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少,减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护环境。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节约用电 B.大量砍伐森林
C.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 D.尽量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1)(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白色污染”(见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白色污染”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
B.“白色污染”是指白色的垃圾造成的污染
C.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D.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1)(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只有单质 B.空气是一种纯净物
C.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D.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1)(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汽车碰撞后安全气囊中迅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