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7364  97372  97378  97382  97388  97390  97394  97400  97402  97408  97414  97418  97420  97424  97430  97432  97438  97442  97444  97448  97450  97454  97456  97458  97459  97460  97462  97463  97464  97466  97468  97472  97474  97478  97480  97484  97490  97492  97498  97502  97504  97508  97514  97520  97522  97528  97532  97534  97540  97544  97550  97558  211419 

科目: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十堰卷)化学部分 题型:探究题

小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了稀盐酸,发现没有明显现象。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

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他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振荡,观察

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了“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

(1)小雨认为小强的结论是不合理的,你认为小雨的理由是          

(2)请你设计个实验,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要求写出实验方法、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十堰卷)化学部分 题型:填空题

实验课上,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下列仪器以及大理石、氯酸钾、二氧化锰三种药品。

 

 

(1)利用老师提供的的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氧气,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式       。检验制取的气体是否为氧气的方法是                        

(2)若要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同学们还需向老师领取的药品是         (填名称),制取二氧化碳时,上述仪器中一定不会用到的是                    (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十堰卷)化学部分 题型:探究题

某食品的包装袋中放有一小包“防腐剂”,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防腐剂”的

成分产了好奇,他们将一包“防腐剂”倒在滤纸上,看到“防腐剂”中有一些灰黑色粉末

和一些红色粉末,为此,展开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防腐剂”中灰黑色的粉末和红色的粉末分别是什么?

【查阅资料】食品腐败主要是因为食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氧化、潮解而变质,使用

“防腐剂”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提出猜想】

小文:“防腐剂”中灰黑色的粉末是氧化铜,红色的粉末是铜。

小婧:“防腐剂”中灰黑色的粉末是氧化铜和碳粉,红色的粉末是铜。

小鹏:“防腐剂”中灰黑色的粉末是铁粉和碳粉,红色的粉末是氧化铁。

【讨论分析】通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小鹏的猜想是正确的,理由是             

【实验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并将实验内容补充完整。

【拓展探究】为了进一步探究“防腐剂”的性质,兴趣小组的同学另取一包“防腐剂”,进行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实验结束后,通过称量反应前后玻璃管中固体物质的质量,他们发现反应固体物质的质量减小了,请你分析固体物质质量减小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十堰卷)化学部分 题型:计算题

今年3月日本地震引发福岛核电站事故,由于含碘物质可预防核辐射,导致我国

部分地区出现了“抢盐潮”。专家认为,防核辐射最有效的方法是每天服用一片碘片,每片

碘片中含100毫克碘元素。“味源”牌加碘盐每千克含KIO3 42.8毫克。请问:

(1) KIO3中钾、碘、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若用“味源”牌加碘盐防核辐射,每天需食用约      千克加碘盐,其所含的碘才与一片碘片相当(从以下四个选项中选填序号)。

A. 2~3       B.3~4       C.4~5        D. 5~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十堰卷)化学部分 题型:计算题

小雨从超市买同一包纯碱,其包装说明如图1所示。他称取了11g纯碱样品溶于

水中配制成50g溶液,然后向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其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加氯化钙溶液

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

 

    

 

(1)通过计算判断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与包装说明相符。

(2)计算A点时,所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孝感卷)化学部分 题型:选择题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只有物理变化的是

A、葡萄酿酒    B、食品发霉  C、煤气中毒  D、水分蒸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孝感卷)化学部分 题型:选择题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喝牛奶、豆浆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可有效缓解重金属中毒症状

B. 食用酒精和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相同,都可以饮用

C. 低血糖病症发作时,吃馒头比喝葡萄糖水见效快

D. 防止“碘—131”核辐射,吃大量的加碘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孝感卷)化学部分 题型:选择题

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的转化均可一步实现的是

A.CaCl2→CaCO3→Ca(OH)2    

B. AgNO3→Fe(NO3)2→Zn(NO3)2

C . NaNO3→NaOH→Na2CO3     

D.Fe2O3→FeSO4→Fe(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孝感卷)化学部分 题型:选择题

下列整理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常见物质的鉴别

 

B 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

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搅拌

纯碱和小苏打——滴加白醋观察有无气泡放出

点燃可燃性气体——先验纯后点燃

稀释浓硫酸——先放浓硫酸后放水

C 化学反应和能量

D 化学中常见的“三”

光合作用——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干电池——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构成物质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陶瓷、玻璃、橡胶三类物质——都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孝感卷)化学部分 题型:选择题

在点燃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丁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

C. 甲和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7:32    

D.生成物丙和丁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