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7709  97717  97723  97727  97733  97735  97739  97745  97747  97753  97759  97763  97765  97769  97775  97777  97783  97787  97789  97793  97795  97799  97801  97803  97804  97805  97807  97808  97809  97811  97813  97817  97819  97823  97825  97829  97835  97837  97843  97847  97849  97853  97859  97865  97867  97873  97877  97879  97885  97889  97895  97903  211419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海南省海口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题型:填空题

⑴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原子核内有         (填数字)个质子,若该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

⑵请从给定化合价的五种元素中,选择合适元素,按要求写出一种属于复合肥料的盐的化学式                 。

⑶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在探究过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例如:①反应物的量不等,生成物也不同。如:木炭在氧气充足时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

  氧气不足时生成一氧化碳。

②反应物的浓度不同,反应现象可能不同。如:                (举一例)。

⑷某些油炸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C3H5ON),请你计算丙烯酰胺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海南省海口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题型:填空题

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召开,大会主题之一是强调大幅度减少全球碳排放,稳定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以及防止全球气候继续恶化。“低碳生活”成为热门话题。请回答:

⑴下列反应都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试分析判断会给自然界排放大量“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主要化学反应有                      (填序号)。

①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②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 ③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④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  ⑤石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⑵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的俗名是            。

⑶二氧化碳是使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当然二氧化碳也不是一无是处。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自述中,你认为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填序号)。

①我能在灭火中大显身手                ②我能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③我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        ④固体的我可以用于人工降雨

⑷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开发新能源势在必行。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        (写两种)等。

⑸科学家正在研究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甲烷(CH4)、甲醇(CH3OH)、甲酸(HCOOH)等化工原料,这些化工原料属于            (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

⑹在一定条件下,以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和另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写出经以上途径合成尿素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海南省海口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题型:填空题

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且它们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图是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A为食盐的主要成分,D、E的溶液都有颜色,其它物质的溶液均为无色。⑤和⑥为置换反应,其它均为复分解反应。

⑴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 ,D_________。

⑵C属于            (填“氧化物”、“酸”、“碱”或“盐”)类物质。

⑶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C→A:                ,⑤C→D: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海南省海口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题型:填空题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后,对课本中“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这句话产生了兴趣,展开了探究性学习。

⑴【提出问题】发生复分解反应应具备哪些条件?

⑵【活动探究】该小组同学进行以下四组实验,发现均能反应,请写出④的化学方程式:

①硝酸钡溶液与稀硫酸     ②稀硫酸与碳酸钾溶液     ③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

④硝酸钡溶液与碳酸钾溶液:                                              。

⑶【理论分析】上述反应为什么能够发生?是因为在这些反应物的溶液中有特殊的阴、阳离子,它们两两结合生成了沉淀或气体或水。如:

①中有Ba 2+ + SO42- → BaSO4↓  ②中有H + + CO32- → H2O + CO2↑ 

③中有H + + OH- → H2O        ④中有          两种离子,所以才发生化学反应。

⑷【得出结论】经过分析,该小组同学得出以下结论:生成物中是否有沉淀或气体或水,是判断酸、碱、盐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主要条件。

⑸【形成网络】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某些离子,就可以形成一种知识网络。在网络中,用“——”相连接的阴、阳离子间能两两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

现有Ca 2+、HCO3- 两种离子,请将它们填入下面合适的“     ”内,使其形成一个更为完整的复分解反应的知识网络。

⑹【拓展应用】根据得出的结论解决以下问题:

物质

在溶剂A

中溶解度

在溶剂B

中溶解度

AgNO3

170

86

Ba(NO3)2

9.3

97.2

AgCl

1.5×10-4

0.8

BaCl2

33.3

约为0

已知t℃时四种化合物在溶剂A和溶剂B中各自的溶解度(g/100 g溶剂)如右表所示。t℃时表中四种化合物在溶剂A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 + 2 AgNO3 == 2 AgCl↓ + Ba(NO3)2则表中四种化合物中某两种化合物在溶剂B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海南省海口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题型:实验探究题

请你用已经掌握的实验室有关气体制取和净化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上图中a、 b仪器名称:a              , b                。

⑵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代号),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如何确定气体已经收集满                ,实验结束时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先         后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⑶若用F装置收集O2,则O2应从导管口          (填“c”或“d”)通入。

⑷若用E装置收集某种气体,则该种气体应具备的性质是               ,试写出一个制取该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⑸某课外小组的同学用上图B装置使草酸分解并用如下装置探究草酸分解的产物:

①该装置中,A的作用是   ,C的作用是   , A、B   (填“能”或“不能”)互相交换。

②实验观察到A处无水硫酸铜变蓝,B和F处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C处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E处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说明草酸分解的产物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海南省海口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题型:计算题

将104g由氯化钠和氯化钡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解于足量的水中,向所得溶液中滴加10.6 %的碳酸钠溶液,所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见图。

⑴图中表示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        。

⑵求生成沉淀的质量。

⑶求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调研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空气中的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调研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其主要成分属于酸的是

A.  水          B. 发酵粉           C. 食醋             D. 洗洁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调研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将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的水中,并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食盐         B. 花生油           C.  白糖            D. 纯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调研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能用稀酸和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直接制得的化合物是

A. CuSO4        B. FeCl3            C. AgNO3           D. Fe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