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如图所示是研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根据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孙悟同学利用甲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深究,实验结果如下表:
试管与台灯的距离(厘米)1020304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6025105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
(2)利用乙装置研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应对该装置进行遮光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红墨水向左(左、右)移动.
(3)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请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提出一项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①合理密植②间作套种.

分析 此题一是考查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呼吸作用吸收氧气的演示实验; 二是考查资料分析的能力.由图示的实验装置可知:甲装置是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装置;乙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呼吸作用吸收氧气.

解答 解:(1)分析表中的结果,试管与台灯的距离越近,产生的气泡越多,因此得出的结论是: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或光照越弱,光合作用越弱).
(2)光合作用只能在光下才能进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因此,利用乙装置研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为防止光合作用的干扰,应对该装置进行遮光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红墨水向左(或左方)移动.
(3)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在农业生产上,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如合理密植、间作套种、增加光照强度、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等.
故答案为:(1)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或光照越弱,光合作用越弱)(评分标准:写实验结果的不能给分,如“试管与台灯的距离越远,产生的气泡数目越少”)
(2)遮光;左(或左方);
(3)①合理密植  ②间作套种(合理即可)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一是理解掌握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呼吸作用吸收氧气的演示实验; 二是理解资料中的信息从中寻找解题线索,提取有利于解题的信息,与所学知识建立链接,并用所学知识解释问题,从而得出答案.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分析图表,回答问题.
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的蛋白质、淀粉、脂肪三种成分经过消化道时被消化的情况.下端字母分别表示组成消化道的各个器官,试据图回答:
(1)曲线甲是蛋白质的消化,曲线乙是脂肪的消化.
(2)蛋白质在[C]胃和[D]小肠中被消化,其消化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3)从图中可以看出,食物的消化开始于口腔,完成于小肠.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在[D]小肠.
(4)胰腺分泌的胰液在[D]小肠进入消化道.该区域具有的消化液,还有胆汁和肠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对数据的收集一般要取平均值.这是因为(  )
A.数据越多越好B.平均值可避免偶然性
C.平均值比较好看D.数据多可使每个同学都参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家鸽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和气囊.×(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餐应占有的合理比例是(  )
A.30%B.40%C.50%D.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是三类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不具有细胞结构B.乙类生物能形成菌落
C.丙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甲只在活细胞里才有生命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裸子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都很发达.×(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美国西部有一片森林用来养鹿,其中也发现该片森林中有许多鹿的天敌如狼、豹等,假如只将这片森林中的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某人是B型血,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紧急时,可输入少量的(  )
A.A型血B.O型血C.AB型血D.以上三种都可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