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面是某一科学探究的部分内容,请据相关内容回答下列小题。

第一步:某科学工作者认为“绿色植物能够改变空气的成分”。

第二步:于是,他取甲、乙、丙三只玻璃瓶,甲、乙两瓶内放有新鲜带叶的枝条,丙为空瓶,并给三瓶分别加入二氧化碳,用玻璃盖封好瓶口。把甲瓶放在黑暗处,乙、丙两瓶放在阳光下。两个小时后,分别将玻璃盖揭开,迅速地将燃着的小蜡烛放进瓶

1第一步反映了科学探究的哪个过程(  )

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制定计划

2第二步中设置的甲、乙瓶对照实验中的变量是(  )

A.阳光B.水分C.温度

【答案】

1B

2A

【解析】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1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所以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某科学工作者认为“绿色植物能够改变空气的成分”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的作出假设。

故选:B

2甲、乙两瓶内放有新鲜带叶的枝条,丙为空瓶,并给三瓶分别加入二氧化碳,用玻璃盖封好瓶口。第二步中把甲瓶放在黑暗处,乙瓶放在阳光下,设置的甲、乙瓶对照不同的量是光照,其它条件均相同,因此甲、乙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

故选:A

设立对照实验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全面掌握与教材实验有关的知识,才能避免知识的遗漏,正确解答与教材相关的各种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理解错误的是(  )

A.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依赖B.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C.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D.所有的生物都永远适应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请分析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老鼠和猫本是一对天敌,然而某户人家养的一只大白猫却和一只小老鼠和睦相处,并且这只刚产崽的母猫还给小老鼠喂奶吃。

资料二:海洋馆里,海豚表演的跳高顶球、转呼啦圈等节目往往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

资料三:白蚁中有蚁后、蚁王、工蚁和兵蚁之分。蚁后专职产卵;蚁王有生殖能力,主要负责与蚁后的交配;工蚁承担了觅食、筑巢、照料蚁后产下的卵和饲喂白蚁等大部分工作;兵蚁专司蚁巢的保卫工作。

(1)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资料一中,母猫喂养小老鼠的行为属于_____,该行为是由母猫体内的____所决定的。资料二中,海豚的表演属于____行为,该行为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_____的变化。

(2)按动物行为的功能看,资料三中白蚁是具有____行为的动物。判断的依据是____,它们是营群体生活的动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城市生态系统B.生物圈

C.热带雨林D.农田生态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种子中的胚是由 组成的。

A.种皮、胚芽、胚根、胚轴

B.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C.胚芽、胚轴、胚根、胚乳

D.果皮和种皮、胚轴、胚根、子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动物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B.进入动物体内的食物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

C.动物的遗体或粪便经过分解者分解,产生的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

D.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组成自身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的资料,然后回答问题。

资料一:黄岩岛是我国南海一座美丽的珊瑚岛礁。岛礁周围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其中最有名的是金枪鱼。它是游泳速度最快的海洋生物之一;它的种类包括蓝鳍金枪鱼、黄鳍金枪鱼、长鰭金枪鱼等。

资料二:科学家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了某地区哺乳类和鸟类受到威胁或濒危的原因,有关数据见下表。

原因

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种的影响

其他原因

鸟类

20%

60%

12%

8%

哺乳类

21%

32%

17%

20%

资料三:《中国自然观察2016》评估了近15年间1085个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1085个濒危物种中738个状况变差;245个维持原状;102个有好转,大熊猫是状况好转的物种之一。生活在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中的小熊猫、川金丝猴、羚羊等同时得到了保护,这种现象称为伞护效应。状况变差的濒危物种受到最主要的威胁,来自于生存环境的改变和栖息地的丧失。

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资料一回答:黄岩岛海域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___。金枪鱼的呼吸器官是_____

2)根据资料二回答:造成某地区哺乳类和鸟类受到威胁或濒危的第一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保护哺乳类和鸟类最为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3)资料三中提及的大熊猫所属类群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______

4)生物的多样性包括____________多样性、种类多样性和______________多样性,保护濒危物种应从这三个层面采取措施。

5)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为保护濒危动物做些什么?(写一点措施即可)①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所经历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使用火 ②直立行走 ③制造工具 ④产生语言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

C.②③①④D.④③②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人体共有206块骨骼肌,每块骨骼肌的肌腱附着在同一块骨的两端

B. 动物的运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由运动系统参与完成的

C. 蜜蜂筑巢、蛛蛛结网都是先天性行为,都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D. 乌贼遇到危险时喷出墨汁的行为,从获得途径上看属于防御行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