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A.哺乳期间的母狗为母亲不肯喂奶的小老虎当奶妈,并对小虎关怀备至。

B.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的黑猩猩,用寻找合适的石块当“锤子”和“砧板”砸坚果。

C.温带和寒带地区的青蛙、蛇、刺猬等动物,每年冬季都要进行冬眠。

D.农村的狗看到人们蹲下做出拣石头的动作就会逃跑。

E.海洋公园里的海豚能进行顶球、转圈和跳跃等表演。

F.刚出壳的小鸭子会自己进食和游泳。

(1)上述材料中属于动物的学习行为的有: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2)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______________ 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获得的行为

(3)印度曾发现一个从小被狼收养的7岁女孩成为了“狼孩” ,各种行为都象狼。经过精心教育,她逐渐学会了直立行走,但在16岁因病去世前都未能真正学会说话。下列说法错误的_______

A.直立行走、说话都是人类的学习行为

B.狼孩刚被发现时不具有学习行为

C.学习行为在幼年时更易形成

D.学习行为的形成受到成长环境的影响

【答案】BDE 遗传物质 生活经验 学习 B

【解析】

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

(1)(2)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如题干中的哺乳期间的母狗为母亲不肯喂奶的小老虎当奶妈,并对小虎关怀备至;温带和寒带地区的青蛙、蛇、刺猬等动物,每年冬季都要进行冬眠;刚出壳的小鸭子会自己进食和游泳等;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如题干中的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的黑猩猩,用寻找合适的石块当“锤子”和“砧板”砸坚果;农村的狗看到人们蹲下做出拣石头的动作就会逃跑;海洋公园里的海豚能进行顶球、转圈和跳跃等表演等。

(3)直立行走、说话都是人向父母、或周围的人学习模仿形成的学习行为,A选项不符合题意;从小被狼收养的7岁女孩,是向狼学习的,因此具有狼的行为,才成为了“狼孩”。因此狼孩具有学习行为,B选项符合题意;在幼年时,好奇心强。接受快,更易形成学习行为;成年后,新学习行为容易受原有学习行为的干扰影响,不容易形成,C选项不符合题意;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生物作用形成的,D选项不符合题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项与青蛙适应陆地生活无关的是(  )

A. 受精卵发育为蝌蚪 B. 头部感觉器官发达

C. 能用肺呼吸 D. 后肢发达,适于跳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判断题:答题卡上“T”表示正确,“F”表示错误,将判断结果准确地填涂在答题卡上。

(1)动脉流动脉血,静脉流静脉血。______

(2)鼓膜能将声音刺激转换为神经冲动,耳蜗能形成听觉。______

(3)人体内的胰腺和胰岛都是内分泌腺。______

(4)安全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______

(5)肾单位中,入球小动脉流动脉血,出球小动脉流静脉血。______

(6)人体吸气时,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上升。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中,实验试剂及用具与使用目的相符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试剂及用具

使用目的

A

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滴加紫色高猛酸钾溶液

检测维生素C的含量

B

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脱脂棉纤维

增加水蚤的活动范围

C

观察血液的分层现象

5%的柠檬酸钠溶液

加速血液凝固

D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碘液

用来染色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茎的(  )

A. 木质部导管 B. 韧皮部筛管 C. 分生组织 D. 机械组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哪种情况下保卫细胞关闭气孔(

A. 光合作用旺盛时B. 呼吸作用旺盛时

C. 萎蔫植物吸足水后D. 夏日暴晒的中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中学生物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2mL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保温

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与1号试管起_____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1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_____

(4)有的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个试管外,还要设置第四个试管,放入馒头块与清水不搅拌,其他处理均相同”,你认为第四个试管的设置_____(填“有”或“无”)必要。

(5)我们在细嚼馒头时感觉有甜味,这种甜味物质应该是_____,这种甜味物质彻底被消化应该是在_____内。

(6)人在感冒发烧体温升高时一般没有食欲,为什么会这样呢?针对这一现象,你提出的可以探究的问题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举手、抬腿、转头等任何一个随意动作一般都包括:

①骨绕关节活动 ②相应的骨受到牵引 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④骨骼肌收缩等步骤。这些步骤发生的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②① D. ④③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针对“唾液对淀粉具有消化作用吗?”这一问题,生物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取两只相同的洁净试管,分别标记为1号、2号,各加入两毫升淀粉糊。在1号试管 中加入2毫升清水,在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__________,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设置_________实验。

2)将两只试管充分震荡后放入37摄氏度温水中,5分钟后取出两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号试管不变蓝。

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口腔中的___________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