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小丽同学说:“我爸爸说在他小时侯,村边的小河里有许多鱼、虾,稻田里有不少黄鳝和泥鳅.”现在河里和稻田里几乎没有鱼、虾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1)请对上述情况作出假设:
 

(2)你作出这种假设的依据是: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水域环境的保护
专题:
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小丽爸爸小时候,村边的小河里有许多鱼、虾,稻田中也有不少黄鳝和泥鳅.可是现在河里和稻田中几乎没有鱼、虾了.针对这一现象,提出的问题是:
水体被污染了.
(2)鱼虾减少与环境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作同这种假设的依据是:首先鱼虾是生活在水中,过去有现在没有,可能水中存在有毒物质或缺氧;其次,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发展,农药使用,必然对水体、农业等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故答案为:(1)水体被污染;
(2)首先鱼虾是生活在水中,过去有现在没有,可能水中存在有毒物质或缺氧;其次,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发展,农药使用,必然对水体、农业等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点评: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根据动物特征进行分类的示意图.下列选项分别表示A、B、C、D四类动物的分类依据,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卵生
B、幼体或成体均用肺呼吸
C、体温不恒定
D、体内有脊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促进生物圈中氮循环的微生物所发挥的作用不包含下列哪项(  )
A、根瘤菌能使大气中的氮气固定并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
B、一些微生物将生物体内的含氮化合物释放到土壤中
C、一些微生物将土壤中的含氮化合物分解成氮气释放回空气中
D、根瘤菌将含氮的化合物分解为氮气释放回大气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根据下列文字和图片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做出一定的反应.虽然草履虫的结构很简单,但是它对外界的有利刺激或有害刺激
都能够产生反应.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草履虫的移动方向是
 

(2)乙图中,草履虫的移动方向是
 

(3)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是,甲图中,草履虫受到的刺激是
 
刺激,乙图中,草履虫受到的刺激是
 
刺激,
(4)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草履虫趋向
 
,逃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以下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前三个小题只填写代码).
(1)血管①②③④中,流动脉血的是
 
;血液中尿素最少的是
 

(2)图中1、2、3、4所示的四种与相连的途径中,不属于排泄过程的是
 

(3)A、B、C、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全心舒张,血液经静脉进入
 

(4)完成过程a的主要器官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长度5~6米,内表面有大量的皱襞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家兔适于陆地生活特点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及拓展实验.请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试管实验材料处 理 方 法
1馒头碎屑2ml唾液   充分搅拌后放入37℃温水中
2馒头碎屑2ml清水   充分搅拌后放入37℃温水中
3馒头块2ml唾液   不搅拌,直接放入37℃温水中
4馒头碎屑2ml唾液   充分搅拌后放入100℃沸水中
(1)10分钟后取出四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到四支试管的现象分别为
 
 
 
 

(2)上述实验中,设置1号试管的目的是
 

(3)上述实验中,1号试管与2号试管探究的实验变量是
 

得出的结论是
 

(4)若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食物的影响,应该采用
 
号与
 
号试管.
(5)如果把处理方法中37℃的温水改为100℃的水可不可以?
 
,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李华和母亲都是双眼皮,但李华的两个哥哥都是单眼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眼皮特征在遗传学上称为
 

(2)李华和母亲都是双眼皮,这是一种
 
现象;李华是双眼皮,他的两个哥哥都是单眼皮,这是一种
 
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在
 
中,研究者会根据研究的需要对研究对象施加不同程度的外界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