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仔细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白天鹅被称为三门峡的“荣誉市民”,已连续多年从西伯利亚飞抵三门峡过冬,为城市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材料二 蚕农发现,雌蛾、雄蛾从茧中钻出来,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交配,否则,因寿命短暂会失去传宗接代的机会。雌蛾、雄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完全是靠雌蛾释放的“气味”和闻到“气味”实现的。
材料三 乌鲁木齐动物园的黑猩猩“佳库”,现年17岁,刚引进时,饲养员发现他有抽烟的嗜好,抽烟的姿势还非常的酷。它已经会使用打火机,调皮的它也能接照饲养员和游客的指令“还回”打火机,后又在游客的“唆使”下学会了喝啤酒,它能自己打开瓶盖和易拉罐盖。
(1)材料一中白天鹅飞抵三门峡过冬的迁徙行为,从动物行为获得途径看,应属于_____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_____决定的。
(2)材料二中的雌雄蛾依靠“气味”爬到一起,这种具有特殊“气味”的物质叫作性外激素,这一实例表明了动物个体之间能够进行_____交流。
(3)材料三中的黑猩猩“佳库”学会了抽烟,甚至能自己打开瓶盖和易拉罐盖的行为属于_____行为,这种行为是在_____因素的基础上,通过_____的作用,由_____和_____而获得的行为。此行为的优越性在于使动物能够_____。
(4)野外生存的黑猩猩常常集群行动,群体受首领的指挥,这说明它们还有_____行为。
【答案】先天性 遗传因素(或遗传物质/基因) 信息交流 学习 遗传 环境因素 生活经验 学习 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社会行为
【解析】
(1)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可以分为防御行为、觅食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等。
(2)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3)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4)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一个动物借助自身行为或身体标志作用于其他动物(同种或异种)的感觉器官从而改变后者的行为。
(1)“从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看,材料一中白天鹅飞抵三门峡过冬的迁徙行为”是生来就有的行为,因此属于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2)材料二中的雌雄蚕蛾能依靠“气味”爬到一起,这里所说的“气味”实际上是指雌虫分泌的性外激素;它们能闻到“气味”的结构是触角;这一实例表明动物个体之间能够依靠气味进行通讯。
(3)材料三中的黑猩猩“佳库”学会了抽烟,甚至能自己打开瓶盖和易拉罐盖,属于学习行为。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学习行为的优越性在于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4)野外生存的黑猩猩常常集群行动,群体受首领的指挥,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有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因此属于社会行为。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哺乳动物分为单孔类、有袋类和胎盘类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动物类别 | 单孔类 | 有袋类 | 胎盘类 |
主要特征 | 卵生:乳腺管状,无乳头,乳腺导管开口于腹部的乳腺区 | 胎生,不具备真正的胎盘:具有乳腺,乳头位于育儿袋内 | 具有真正的胎盘:乳腺充分发育,具有乳头 |
代表动物 | 鸭嘴兽 | 树袋熊、袋熊 | 蓝鯨、棕熊 |
A.蓝鲸母体与胎儿的血液直接相通进行物质交换
B.袋鼠刚产出的胎儿生活在育儿袋内其原因仅是为了取暖
C.树袋熊和棕熊都是熊,在本题涉及的动物中,两者亲缘关系最近
D.鸭嘴兽胚胎发育的营养主要来源于卵黄,幼体发育的营养来源于母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化石采集队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内挖到许多化石。记录清单如下:甲地层(主要是蕨类植物);乙地层(主要是种子植物);丙地层(主要是藻类植物)。这些地层年代由远到近的排列应是
A.丙、甲、乙B.乙、甲、丙C.甲、乙、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做观察蚯蚓的实验时,下列操作可以使蚯蚓处于正常的生活状态( )
A.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
B.将蚯蚓的体表涂抹凡士林,使体表保持湿润
C.将蚯蚓放入水中,避免体壁变干燥
D.环境气体流通好,使蚯蚓体表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物通过运动扩大了活动范围B.行走是人独有的运动方式
C.动物运动时都需要消耗能量D.动物的运动方式与环境相适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兴趣小组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方案及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装置 | 小麦种子数 | 实验条件 | 实验结果 | |
A | 50粒 | 潮湿 | 4℃ | 0粒萌发 |
B | 50粒 | 干燥 | 25℃ | 0粒萌发 |
C | 50粒 | 完全浸没在水中 | 25℃ | 0粒萌发 |
D | 50粒 | 潮湿 | 25℃ | 48粒萌发 |
A.C中种子都未萌发,是因为缺少种子萌发所需的各种条件
B.B与D对照,说明水分是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
C.A与D对照,说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
D.D中2粒种子未萌发,可能是种子不具备萌发的自身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