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图中耳和脑的结构为:A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B听神经;C耳蜗;D咽鼓管;E听小骨;F鼓膜;G耳廓;H半规管;J前庭;I小脑.
解答 解:(1)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听到铃声后陆续走进教室,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反射,因此属于复杂反射.
(2)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F鼓膜.引起鼓膜震动;震动通过H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C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A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3)在耳的结构中,被炮声震聋,损伤部位最可能的是F鼓膜,鼓膜的作用是当声波传送来时产生振动,鼓室内主要有三块听小骨,听小骨主要是将鼓膜产生的振动传导到内耳.当遇到巨大声响时,张开嘴巴或闭嘴堵耳是为了打开咽鼓管,使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
(4)H半规管和J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
(5)D咽鼓管是中耳通到咽部的通道,当由于鼻咽喉感染,病菌有可能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故答案为:(1)复杂;
(2)C耳蜗;
(3)F鼓膜;迅速张口(或闭嘴堵耳);
(4)H半规管;J前庭;
(5)D咽鼓管.
点评 视觉的形成和大脑的结构图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耳朵的结构理解掌握.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 | |
B. | 胎儿通过脐带和乳腺从母体获得营养 | |
C. | 胎儿产生的废物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排出 | |
D. | 胚胎和胎儿在子宫中发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氧的浓度、肺静脉 | |
B. | 氧的浓度、肺部毛细血管 | |
C. | 二氧化碳的浓度、肺静脉 | |
D. | 二氧化碳的浓度、全身各处毛细血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右心房到右心室 | B. | 左心室到主动脉 | ||
C. | 肺部的毛细血管网 | D. | 下肢的毛细血管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