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了海啸.日本地震引发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关注,我国也第一时间派出救援队帮助日本救灾.我们在献出爱心的同时,还应该增强安全意识,加强急救和防灾知识的学习.请用生物学相关知识分析回答:
(1)一名妇女在地震中腿部擦伤了,血液慢慢渗出,过了一会儿血液凝固了,与止血和凝血有关的血细胞是
 

(2)为防止传染病流行,防疫人员对生活用水、地面废墟进行大面积消毒,这种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3)救援队伍中的志愿者在进入灾区前要注射破伤风疫苗,从免疫学的角度看,接种的疫苗和在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
 

A.抗原,特异性免疫      B.抗原,费特异性免疫
(4)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与疾病有关的紧急情况,应该拨打“
 
”医用急救电话,以寻求紧急帮助.
(5)为预防突发事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掌握一些急救的方法
B.掌握一些避难的常识
C.家中备用急救包,里面装有药品、食品、手电等物品
D.听信传言赶紧抢购食品和物品,如这次日本地震核辐射时抢购含碘食盐等.
考点:急救的方法,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专题:
分析:(1)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2)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所以只要切断传染病的流行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3)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指的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注射的疫苗属于病原体,会刺激人体的免疫细胞产生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为非特异性免疫.
(4)110:匪警,112:电话障碍申告,114:电话查号台,117:报时台,119:火警,120:急救中心,121:天气预报,122:道路交通事故报警,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170:通信话费查询,189:通信业务咨询电话,180:通信服务质量投诉电话.
(5)平时多掌握一些急救知识,以防突发事件的发生.
解答:解:(1)在止血和加速凝血中起主要作用的血细胞是血小板.
(2)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防疫人员对生活用水、地面废墟进行大面积消毒,这种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3)注射破伤风疫苗后,会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破伤风病毒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这种疫苗就叫做抗原.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相应病原体;但抗体具有特异性,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此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4)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与疾病有关的紧急情况,应该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采取科学的自救措施.
(5)为预防突发事件,平时应掌握一些急救知识,例如:掌握一些急救的方法;掌握一些避难的常识;家中备用急救包,里面装有药品、食品、手电等物品.
故答案为:(1)血小板  (2)B  (3)A  (4)120  (5)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理解各题考查的知识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男子的双眼皮,他只产生一种精子,那么他的基因组成是(  )
A、AAB、AaC、aaD、a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青蛙的口腔宽阔,舌根生长在口腔底部的前端,舌尖却伸向口腔里面,舌长且宽,前端分叉,表面布满黏液.分析青蛙口腔的结构特点,则其获取的主要食物是(  )
A、小鱼B、青菜
C、农业害虫D、小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染色体和DNA的结构示意图,请你据图回答:
(1)图中A代表
 
,存在于
 
中,主要由
 
 
组成的,其中的
 
是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
(2)C代表
 
,它是
 
的载体,其中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
 

(3)正常人的体细胞内有
 
条染色体,生殖细胞内有
 
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
 
个DNA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甲乙两位同学,一位同学完成的是“制作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另一位同学完成的是“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请根据他们所做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同学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的是一滴生理盐水,他制作的是
 
细胞临时装片.
(2)在视野中发现洋葱鳞片叶表皮有部分重叠,这是因为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
 

(3)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叶属于
 

(4)正常情况下在用显微镜观察时,眼睛和镜筒的相关位置应该是图中的
 


(5)同学在绘细胞结构图时,图中比较暗的地方,应该用铅笔
 
来表示.
(6)若用显微镜观察下列临时装片时,你在下列哪种细胞中没有看到叶绿体
 

A.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细胞     B.黄瓜表层果肉细胞
C.黑藻叶片细胞     D.菠菜叶肉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将重量相同的小麦幼苗分别置于三支试管中(各试管中装有等量的适宜小麦生长的无机盐溶液),然后将它们放在各种条件下培养若干天(如表),并分别称重,结果是C试管与A试管相比,增重较多;B试管与C试管相比,增重很少.请分析回答:
条件 A试管 B试管 C试管
光照 较强 较弱 较强
温度 15℃ 20℃ 20℃
(1)C试管与A试管相比增重较多的原因是
 

(2)B试管与C试管相比增重很少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日常生活中,我们买水果时都会仔细挑选果皮完好无损的,因为无论哪种水果,果皮受伤后都易腐烂.那么水果的果皮究竟有什么作用呢?针对这一疑问,某生物活动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选取果皮完好的新鲜苹果10个,分别放在甲乙两个盘中.(每个盘中各5个)
②用小刀将乙盘的所有苹果的果皮损坏,甲不做任何处理.
③将两盘苹果放在温暖的环境中,每天观察两次,看哪个盘中的苹果先腐烂.
(1)如果你是小组成员,你提出的问题是
 

(2)你作出的假设是
 

(3)本实验的变量是
 

(4)预期的结果是
 
盘先腐烂.
(5)得出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根尖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①是
 
、②是
 
、③是
 
、④是
 
.④具有
 
作用.
(2)常言说“根深才能叶茂”.根能够不断长长是因为[
 
]
 
的细胞不断分裂和[
 
]
 
的细饱能够伸长的原故.
(3)移栽幼苗时根部要带土坨目的是
 

A.保留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B.避免伤害根冠
C.避免伤害根尖    D.避免伤害分生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三个同学对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都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三人分工合作,都以大豆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现将他们的实验设计与数据结果整理于如表.请认真分析表格内容,回答有关问题:(表中说明部分,均认为条件适宜)
学生名称 装置标号 温度(℃) 湿度 光照 种子数 发芽率
A 25 潮湿 有光 100 96
B 8 潮湿 有光 100 0
C 25 干燥 无光 100 0
D 25 潮湿 无光 100 98
E 25 潮湿 有光 5 100
F 25 潮湿 无光 5 100
(1)在适宜的条件下,A、D二组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可能的原因是
 

(2)丙同学设计的实验与甲乙两同学的相比,不足之处是
 

(3)甲同学的探究问题是
 

(4)从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5)如果这三位同学一起合作探究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那么,你认为是否需要设置如表的六个实验装置?如果需要,请说明理由;如果不需要,请问应该设置哪几个实验装置(请回答表中装置标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