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人体内血糖浓度调节的方式为简单反射 | |
B. | 该反射活动的效应器是胰岛 | |
C. | 正常人的血糖浓度能保持相对稳定,是神经系统调节作用的结果 | |
D. | 当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就会减弱 |
分析 人体内有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当人体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时(如饭后),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会产生兴奋,作为效应器的是胰岛;在相应神经中枢的作用下会加速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下降,恢复正常水平.是由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因为胰岛素可以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
解答 解:A、人体内血糖浓度调节的方式是生来就有的,为非条件反射,A正确;
B、由图可知,该反射活动的效应器是胰岛,B正确;
C、正常人的血糖浓度能保持相对稳定是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相互协调,相互影响,人体才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C错误;
D、当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就会减弱,D正确.
故选:C.
点评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射弧的组成以及胰岛素的调节作用.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七年级上质检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黄雀在后”主要描述了生物之间的( )
A.捕食关系 B.合作关系
C.竞争关系 D.寄生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手被针扎后缩回,这说明生物能( )
A.生长繁殖 B.进行呼吸
C.排出体内废物 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光线→瞳孔→角膜→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 |
B. | 声波→鼓膜→耳蜗→听小骨→听神经→听觉中枢 | |
C. | 血液→肾小球→肾小囊→尿液 | |
D. | 空气→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