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被称为是“地球的肾”的生态系统是

A.草原生态系统 B.淡水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D

【解析】

试题分析:湿地生态系统: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和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调节气候、分解净化环境,起到“排毒”、“解毒”的功能,因此被人们喻为“地球之肾”。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类型,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袁隆平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培育出了举世闻名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该小组还想进一步“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的影响,同学们设计了多个实验表格,其中正确的是(  )
A、
试管加入物质温度加碘后现象
1稀释淀粉湖+唾液60℃
2稀释淀粉湖+清水0℃
3稀释淀粉湖+唾液100℃
B、
试管加入物质温度加碘后现象
1稀释淀粉湖+唾液37℃
2稀释淀粉湖+唾液0℃
3稀释淀粉湖+唾液100℃
C、
试管加入物质温度加碘后现象
1稀释淀粉湖+唾液37℃
2稀释淀粉湖+清水0℃
D、
试管加入物质温度加碘后现象
1稀释淀粉湖+唾液37℃
2稀释淀粉湖+清水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初一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小明与同学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遇到一些问题,请帮他们解决。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2)为了使实验更为准确,实验前,首先需要将植物放在黑暗中一昼夜,这样做的目的是 。实验中,将叶片的一部分用不透光的纸片遮盖起来目的是为了与不遮光的部分进行实验 。

(3)为了让绿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应将植物放在 下数小时。

(4)用清水漂洗经酒精脱色后的叶片,再向叶片滴加碘酒,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产生了 。

(5)滴加碘酒片刻后,再用清水洗去碘酒,观察到的现象是:叶片 (遮光/未遮光)部分不变色, (遮光/未遮光)部分将变 色。

(6)“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证明了( )

A.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B.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光,产物中有淀粉。

C.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氧气

D.光合作用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初一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大棚种植瓜果蔬菜的过程中,如果向大棚内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那么瓜果蔬菜能够普遍增产。其原因是增加二样化碳浓度能够

A.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 B.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

C.增强植物的呼吸作用 D.增强植物的蒸腾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初一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地球上的氧气主要来自

A.呼吸作用 B.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 D.吸收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初一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

A.有光、无光 B.有光、无水

C.干燥、湿润 D.有空气、无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泉州惠安第三教研片区初二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选取甲,乙,丙三条相同的鲫鱼,放于同一鱼缸中,操作步骤之一是只用纱布捆扎甲的胸鳍,其他鳍呈自然状态;只用纱布和竹片固定乙的尾鳍;丙不作处理。请问:

(1)上述探究设计包括 组对照实验。

(2)甲和丙,乙和丙的实验变量分别是 和 。

(3)探究实验结束后,各小组交流了实验结果,最后得出了以下结论:鱼在游泳时,靠 鳍保持平衡,靠 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推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初一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实验法研究生物学问题时,确定课题后,进行实验设计的主要依据是研究者( )

A.发现的问题 B.作出的假设

C.观察的结果 D.得出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